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理论与政策创新成果
2015-05-15 17:58:53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
分享到:
|
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2006年7月10~12日) 会议研究部署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胡锦涛同志讲话,贾庆林同志主持讲话,刘延东同志作工作报告。 ■ 提出“三个重要法宝”的科学论断: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特征,即: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广泛性是指,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容性是指,统一战线包括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群体;多样性是指,社会各方面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选择性、自主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性是指,统战工作已经由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由大城市拓展到中小城市,由公有制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单位,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和组织日益增多。 ■ 明确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 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发展目标,就是全面加强新阶段统一战线建设,推动新世纪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和睦,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协调,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联系更加密切,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战线。 ■ 第一次明确提出“五大关系”的基本内容,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强调这“五大关系”是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 ■ 明确统战工作15个方面的范围和对象,即: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眷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 ■ 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六条政治准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明确提出“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二十字方针”。坚持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网络为媒介、活动为抓手,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 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六个纳入”,即: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学内容,作为培训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程;把统战工作纳入宣传、新闻工作计划,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把统一战线知识列入国民教育内容,夯实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形成的统战理论与政策的创新成果,反映了中国社会与国际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对统一战线产生的影响,体现了党对统战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要求,表达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需求和愿望,升华了统战工作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推动了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宝贵的理论资源、工作指针和精神财富。 |
相关阅读:
- [ 05-13]中央统战部部署统一战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 [ 05-05]民革省委参加“省统战系统公文写作知识辅导”报告会
- [ 04-29]省委统战部举办专题报告会
- [ 04-29]原龙岩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阮开森任漳州市委常委
- [ 04-24]张工戴均良任北京市委常委 统战部长职位仍空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