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余爱水: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

2015-05-13 15:44:58 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少将 余爱水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国共共同对敌。面对占有绝对优势装备的日寇,曾经一盘散沙、长期处于内战状态下的中国人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全国全民族的大团结,要想取得对日斗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共产党的强力推动下,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共同奔赴抗日战争的最前线,相互配合达到了高度的默契。国民党勇敢地担负起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成为日寇紧盯的主要目标、主要作战对手,国民党军队同日军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大规模作战,积极发挥航空兵和精锐部队的优势,打了一系列漂亮仗,歼灭了大量日军,消耗了日军武器弹药,牵制了日军主力。共产党则在敌战区开辟敌后战场,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频繁发起对日寇的袭击,造成日军腹背受敌,无法集中兵力在正面战场作战,大大削弱了其在正面战场的作战能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创造的一系列战例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典范,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没有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近代以来,中国因分散而衰,因团结而兴。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两党的分离、内战,也曾经给中国造成了太多的损失,丢掉了诸多战略机遇,并且我们还在吞食着这一苦果。国共合作,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才是中国实现复兴伟业的唯一正确选择。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这一重要时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曲折发展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不得不唤起炎黄子孙对中华大合作、大团结的热切期待与共同行动。如果是这样,我们将会更好地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并将把胜利保持到永远。

发动人民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发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质和本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往往只能是无奈无助,任人宰割。但他们中孕育着无穷的力量。在共产党主导下,国共两党共同打响了抗日救亡的宣传战、动员战,把工作做到学校、工厂、农村,做到海内外,唤醒了全国各族人民,激发了他们的抗日激情和斗志,吸引了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及宗教人士,共同投入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中来,纷纷出钱出力,许多民众勇跃参军、直赴战场。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占区发动人民群众实施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和铁道游击队就是由民兵和老百姓组织的对日作战方式,是典型的人民战争。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和后期,一时间敌占区到处都埋满了地雷,都埋伏了民兵武装,人民战争对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和压力,使他们不敢轻易出动,只能蜷缩在营地,大大压缩了日军活动的空间,使其行动无法推进。持久战的思想正是基于本土作战和深藏在其中的巨大人民战争潜力而作出的战略判断、战略决策,在持久战和人民战争面前,日军感到万般无奈、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失败的到来。在有着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的国度里,任何强大的敌人只要他们踏上这片土地,都将是有来无回。这就是抗战胜利70年来再也没有任何敌人胆敢侵犯我国领土的奥秘所在。

世界统一战线。中国是最早打响反法西斯第一枪、开辟反法西斯第一战场的国家,始终站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特别是阻断日军与德军、意军产生直接联系,把日本陆军主力始终牵制在中国战场、亚洲战场,防止日军北上进攻苏联,使苏美英能够集中力量共同抗击德、意法西斯,为他们在西部战场取得胜利起到了遥相呼应和重要支持作用。尽管美英苏在二战前期采取的是绥靖政策,对日军的侵华行动表现为妥协退让,只是在道义上给予中国支持,而在实际行动上支持不够,造成日军对华侵略由局部战争发展到全面战争乃至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但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节点,世界很快形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战线,东西方战场反法西斯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美英苏等大国、强国和共产国际、海外华人华侨都给中国许多物质援助。仅美国根据《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到抗战结束前,就对华租借总额达八亿四千五百多万美元。特别是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后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空前震撼,加速了日本的失败。此时,苏联在取得对德作战绝对胜利后,又从中国东北对日本进行了直接的作战,使日军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成为强弩之末。所有这些,则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抗战的胜利既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只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任何侵略者都会被彻底消灭。巩固二战成果,就要巩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绝对不能让法西斯重新抬头、卷土重来。如果是那样,将是整个世界的失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