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中国经济:“外资撤离潮”以前没有 以后不会有
2015-05-11 06:44:3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制图:宋嵩 核心阅读 ■所谓“外资撤离潮”以前没有出现,以后也不会出现。虽然中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但我们对外资的需要没有改变,只是需求方向在变化 手表制造商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关闭; 日本松下公司表示将从中国撤出两条彩电生产线; 微软决定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两家手机生产线…… 今年以来,一些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消息,引发“外资撤离中国”的担忧。 那么,外资真的跑了吗? 所谓“外资撤离潮”不会出现 利用外资有进有出,但总体进大于出,去年我外资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 “如何看待外资是否撤离,关键要看事实。”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列举了几组数据: 看数量,全国吸收外资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看质量,吸收外资结构正在优化: 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2014年这一指标达到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 资金密集度进一步提升,2014年新设企业平均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12万美元,同比提高13.9%。 外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2014年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8.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横向比,更看出“风景这边独好”: 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国吸收外资却逆势上扬,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主要经济体。 “利用外资有进有出,但总体进大于出,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外资撤离潮’。”沈丹阳说,新常态下中国市场涌现大量新机遇,吸引更多新的外商投资者纷至沓来。 这些年,确实出现了个别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情况。沈丹阳认为,这主要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发生经济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外资企业出现不适应,他们或者转型,或者转移,这是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总体数量有限,“不用大惊小怪”。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认为,所谓“外资撤离潮”以前没有出现,以后也不会出现。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对外资依然魅力十足。 创新监管,提升效率。1月《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行对外商投资的逐案审批体制将取消,转而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 放宽限制,释放利好。4月10日,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开始实施,鼓励外商投资半导体、液晶面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赢得一片点赞。韩国三星集团中国副总裁姜俊暎表示:“中国政府放宽外资准入,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带来新的机遇。” 优化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新常态下,我国很多地方吸引外资不再靠低成本劳动力、超国民待遇等方式,而是强调通过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利用外资的“软环境”“硬”起来。 外商依然看好中国。上海美国商会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商业调查》显示,有73%和75%的受访企业2014年在华业务实现盈利或收入增长,有67%的受访企业计划2015年扩大在华投资。 “今年,我们对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名列前茅充满信心,全国吸收外资规模还将保持稳定。”沈丹阳说。 |
相关阅读:
- [ 05-10]经济纠纷酿报复 男子偷错船驾驶40余小时后销赃
- [ 05-10]经济犯罪涉案1.5亿元 一老板潜逃14年被警方劝返
- [ 05-10]中国明确将最终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
- [ 05-10]母亲节拉动感恩消费 商家大力促销掘金“妈妈经济”
- [ 05-09]中国明确将最终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
- [ 05-09]逾五成厦门市民去年读书10本 偏爱经济类和教育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