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距离北京市闹区89公里外的张辛庄小学废弃校园里,简陋低矮教室中坐着“工人大学”全校19名学生,这恐怕是北京市最简陋的“大学”了,这所所谓的大学每期免费招收30人,以种菜等劳动换学费,目前已经培训了200多名学员。他们为打工者提供课程培训,旨在让打工者清醒的、有尊严的活着。农民工打工者在这里被称作“新工人”。 来到这里学习的打工者要走下生产线,暂时放弃工作,脱产学习半年。而且还要学些看来有点“务虚”的文化课。学员当中,80后、90后打工者居多,徘徊于城乡之间,有人说他们是“迷失”的一代打工者。大半年不工作、不赚钱,他们为什么要来这“上大学”?他们对工作和生活又有怎样的感受?劳动节后,青年节前,我们来关注青年打工者。 刘海庆:最大的一个收获是感觉理想是不可或缺的,多读书,多读无字之书,多去接触社会上这些事情,感受就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课堂上,20岁的济南小伙子刘海庆正站在黑板前和同学分享他在“工人大学”自我成长课上的学习收获。叫“大学”,但“工人大学”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个培训机构,在距离北京城区89公里的一所废弃小学里,校园空地上堆着木料,道旁长着杂草。恐怕算得上是北京“最简陋大学”了。从西藏来的拉珍说,刚到的时候她吓了一跳。 拉珍:一听到大学,哇,大学。第一次进工大以后,这边的环境很落后啊,哇,原来首都北京也有这样的一面啊,然后吃饭学费都不用给钱,是不是传销呢。 “工人大学”这学期有19个学生,课程有计算机技术、“自我认知成长课”、“新闻”、“劳动法”。本期学生陈佳盛23岁,但已经是有着七八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打工者了,来这里前,他每月打工有三千多块的薪水。在这,他迷上了修图软件。但学个计算机,这在他打工的广东也不是件难事,他为什么还是放着薪水不挣,从广东跑到北京? 陈佳盛:就是我读到五年级,出来到现在,七八年都没有看过书,整天就是蹲在厂里面,想要干点别的,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学点技术我也不会跑这么远。在这边吧,学技术除外,还可以让我跟别人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了解自己。 邓军辉是“工人大学”的往期毕业生,当时,对打工工作不满意,又不知道要做什么,他就来这上了学,此后没有再回去打工: 邓军辉:我当时出去的时候还背了好多书,最喜欢的小说是《平凡的世界》,那时候我就经常看书,我看书还被抓被罚了款。在工厂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上班都会坐在那里,不动啊,有时候多的时候可以上十五个小时。因为前面流水线是不能停的,所以上厕所的话有一个离岗证,一次性只能去一个人,老去的话线长会说你。 邓军辉说,有次“线长”把一个女工骂哭了,其他工人不满,就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声援工友。虽然,这会影响他们的计件工资,但大家还是这样做了。“工人大学”的创办人和主力教师,孙恒说,现在的年轻打工者和过去很不一样了: 孙恒:最开始出来打工的,和现在新生代相比,他们的诉求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希望融入城市的生活,更愿意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表面上看起来年轻人很迷茫但是另一方面呢反过来他们的权益意识更增强了。 在课上,孙恒常会讲到某企业工人14连跳事件。他原是一名中学老师,后来辞职成为流浪歌手。在课堂上,他和学员们谈论“思想”: 孙恒: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人,而人不是机器,不是说掌握个技能就行了。一个年轻人,如果他思想迷茫,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他学到再多技能又有什么用。 在孙恒看来,来上课的年轻打工者,他们似乎和“工人大学”所在的位置一样面临一个问题,是否属于城市? 孙恒:回不去的家乡,呆不下的城市,要长期流动在城乡之间,处于一种迷茫徘徊的状态。我觉得普遍来讲,就是很迷茫,对于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清楚未来的人生方向。打工十年,我年纪大了我回不去了,那我怎么办? 学校的另一位主力教师是孙恒的妻子,学者吕途。她访谈过上百名打工者,出版了两本有关“年轻务工者”的书,她把他们称作“中国新工人”。那么,“工人大学”能给年轻的打工者们想寻找的答案吗?采访中,谈起课程和收获,很多学员都会说起一些相似的内容,比如,“我更懂得要帮助别人”。他们“异口同声”的背后,似乎传来了老师上课时所讲的话。但也有学员,对课程发表了稍显不同的看法: 学员:文化课这一块,可能我一时间不能接受这里面的一些理论和价值,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较差吧。因为这边理论方面的学习比较倾向于理想化吧。 作为研究者和教师,吕途认为,这个社会给年轻工人的选择太少,“工人大学”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多想象、提出更多可能: 吕途: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他要找方向的时候,他遇到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一直在强调这种可能性,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学员毕业之后,回到工厂,那他们回到工厂之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感受,也是和以前不一样的。不是说让大家都去脱离劳动者这个身份,而是要做一个有尊严的劳动者。 学员刘海庆说,以后想和老师一样做公益;学员梁栋说,学完了,可能还是要先回到工厂,毕竟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学员邓军辉说,在工人大学学会了弹吉他,没准以后有机会去做流浪歌手。(记者刘飞 实习记者邓诗如) |
相关阅读:
- [ 05-03]厦门海警携手厦门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 [ 05-03]人民大学一男生坠楼身亡 事发宿舍一年内发生3起坠楼
- [ 05-02]国内|陕西安康烈士陵园现违建墓:四名官员被查|成都大学健美班照片蹿红
- [ 05-02]成都大学健美班学生照片蹿红网络(图)
- [ 04-30]闽南师大党委书记林晓峰率代表团一行访问成功大学共商合作办学事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