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高龄农民工调查:有人为获打工资格靠吃肉补体力

2015-05-02 07:26: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主持人:

张先生稍候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所以说到这儿,并不是说农民工他们的目光短浅,或者说他们的见识短,等等。恰恰不是,他们恰恰是做了深思熟虑的思考,他们恰恰是做了最理性的选择,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众多要解决的问题面前,他们只能牺牲自己,不考虑自己的保险。好。我们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解说:

过去几个月,深圳市社保部门,被接二连三地告上法庭。原告,就包括照片中的这几位。他们在达到退休年龄,却发现无法领到养老金后,一纸诉状,把深圳市人社局告上了法庭。

退休女工 肖叶青:

我这些都是行政诉讼,这些都是法庭的判决书,已经输掉了。

记者:

(诉讼)输掉了?

肖叶青:

是。

解说:

这位是当事人之一肖叶青,在她身上,有着第一代农民工群体的深深烙印。生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跟随打工大潮南下深圳。直到2006年,肖叶青所在的服装厂,才给工人统一办理了社保。

肖叶青:

这里才交了七年零八个月。

解说:

在深圳工作20年后,虽然工作的稳定性让他们看起来与城镇职工无异,但在退休的节骨眼上,他们却因为没有缴满足够年限的养老保险,而面临养老难题。

肖叶青:

虽然我们是外来工在这里打工,也生活了二十多,辛辛苦苦的已经付出了,他们都可以在这里养老,我们干吗不可以在这里退休呢?

解说: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非户籍人口已达到726.21万人,那一年,《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深圳的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才开始被覆盖到国家的社会保障网下。但是,这也意味着,在近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民工里,将有一大批人因不满15年缴费年限,而无法领取养老金。

张展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研究员:

50岁以上的农民工,可能因为过去的制度框架他还没有资格来参加,或者就算参加了也是刚刚参加。年限比较少。

解说:

在深圳拿不到养老金,这些老工人们,或者是无计可施,或者是认了命,回到农村。像肖叶青这样,只能把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转回原籍,参加家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肖叶青:

像我们在外面买的是职工保险是不是,转回农村一个月才拿几十块钱,对于我来说拿的那个钱还没有买的那个钱多,至少我们很不划算的,

解说:

此外,由于农民工有较强的流动性,而我国直到2009年才出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可跨省转移。但是直到现在,仍有地方未能执行这一办法,这也让不少农民工,不得不中断社保、甚至弃保。

张展新:

那么高龄农民工回到家乡,不能因为他们在城里的打工经历,而面临参保困难。各个地方有很多变通的办法,中央政府应该敦促地方政府,通过补缴,就是要参照当地老年职工的参保这种灵活变通的办法,让一部分在城里打工已经多年的,但是离15年缴费期还有一定差距的,通过补交来获得城市养老。

主持人:

对于那些已经老去,或者说正在步入老年的这些中老年农民工来说,他们遇到的养老困境有一部分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困境并不是说现实情况就没法解决,就必须得去忽视他们。怎么办?接下去我们继续连线张翼先生。张先生您看对于那些刚才我们在短片中也看到了,在现实中也大量存在有这么多年纪大了还在工地上做着非常艰苦,非常危险的这些活计的老头,甚至老太太,他们怎么办,就没有办法了吗对他们来说?

张翼:

我想现在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改革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必须改革现行的缴费率比较高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使得企业的社会统筹这一块从20%降到12%,或者在别的降低幅度我们可以来研究。那么使农民工自己缴的这一块降到8%,使得老年的农民工或者中年农民工有这个信心来缴养老保险。

第二个办法,就是把这个城镇里面交的养老保险,能够与农村的居民养老保险进行对接,使得农民工能够非常顺利的把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转回到家乡的居民养老保险里面去,增加他对未来的收入。

第三个方面,我想还是要加大劳动执法检查的力度。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先生。应该说老一辈农民工他们一辈子都在付出,我们整个社会亏欠他们的不少,甚至太多。当他们劳作了一辈子,我们真的不能再亏欠他们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