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检定结果。其中,东京书籍、自由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再次出现倒退。那么,日本为何不断抹杀对外侵略的历史,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根源何在?鉴往知来,考察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育问题,或可得出答案。 近代初期的定位 近代之初,日本政要便极为重视历史教育,对其做了如下定位: 1.培养“忠君爱国”的手段 1879年,明治天皇在《教学圣旨》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揭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以培养“忠孝之大义”,时任太政官参议、法制局长的伊藤博文就此回应称:“政府唯应深刻留意,历史、文学、习惯、语言乃组成国体之元素,宜应爱护之,不可混乱之、残破之。”也就是说,日本最高首脑将“历史”定位为“忠孝”、“国体”的首要元素。随后,日本文部省便予以贯彻实施,如1881年规定小学“知晓教授本邦历史之宗旨,培养学生尊王爱国之志气”,1886年规定历史教科书的检定标准为“使学生了解本邦国体之大要”、“奋起忠君爱国之志气”,1890年要求“(小学)尤应发扬尊王爱国之志气……主要以修身、日本地理、日本历史及日常必须之事为素材……” 日本政府为何如此强调“忠君爱国”?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1886-1889年)在给政府的建议中写道:“盖国民笃忠君爱国之气……则精神所向、万派一注,可耐久忍难,同心协力,以兴事业……庶几将忠君爱国之意普及于全国……必多益于巩固国本、维持国势。”换言之,早在明治初年,日本统治者便将历史教育视为统合国民、巩固国本的手段。 2.发动对外战争的工具 1890年3月,时任首相山县有朋在其《外交政略论》中提出:“我国利益线之焦点实在朝鲜……保护上述利益线之外政,必不可缺者,一曰兵备,二曰教育……国之强弱,须以国民忠爱之风为元质……观欧洲各国,通过普通教育,根据其国语、其国家之历史及其他教学方法,在智力发展之初熏陶爱国之念,使之油然而成第二天性……国家之成为国家者,唯依此一大本质。”所谓“保护利益线”即侵占朝鲜,山县的逻辑即是:要占领朝鲜,须以“国家之历史”培养国民的“爱国之念”,历史教育开始被纳入对外侵略的轨道。 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国民的“爱国之念”、巩固国家发展,这固然无可厚非,但将其视为对外侵略的工具,便是非正义的。 |
相关阅读:
- [ 04-29]东日本大地震发生4年多 避难人数近22万人
- [ 04-29]福建师大十佳歌手赛 6旬日本老太顺利闯进复赛
- [ 04-28]美军驻日本基地遭自制导弹袭击 日本警方称正调查
- [ 04-28]日本海上自卫队救难飞机发生事故 4人受轻伤
- [ 04-28]美国二战老兵:若见安倍会劝其“别试图重写历史”
- [ 04-28]安倍哈佛演讲遭抗议 示威者要其就历史问题道歉
- [ 04-28]日本正式表明安倍不出席俄卫国战争纪念庆典
- [ 04-28]安倍亲信、日前首相接踵访台 探蔡英文两岸政策底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