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业控人”再出新招,鼓励用人单位聘用京籍人员。 外界批评其“就业歧视”;劳务公司则明确表示“不买账” 【区域·城市】调查:20个行业中仅银行业京籍人口就业率高于非京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坚贞 | 北京报道 4月3日,北京市召开2015年就业工作座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刘小军介绍,为促进实现北京市“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市今年将研究制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 这一“以业控人”新政随即引发网民热议,并被部分网民认为有歧视非京籍人口之嫌。 座谈会后的第二天,4月4日,刘小军对媒体进一步解释了此次“以业控人”新政的设计思路,表示政策首批试点只针对部分行业的新增岗位,而在北京一些行业,非京籍人口的就业率高于京籍人口。 其实,在4月3日的座谈会上,刘小军就强调,北京市就业政策不歧视非京籍人口,“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我们欢迎所有支持首都经济发展的人才到北京就业。” 在北京,到底哪些行业非京籍人口的就业率高于京籍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的“以业控人”新政能不能提高京籍人口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率? 为解答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与智联招聘,以在北京地区工作的白领(平均月薪高于4000元)为样本,选取了20个基本覆盖就业市场的主要行业,进行了北京地区京籍与非京籍从业人员比例调查,数据样本为智联招聘从20个行业中随机抽取的10万个工作地为北京的白领从业人员。让我们看看到底哪些行业爱招北京人,北京人又爱去哪些行业就业? 20个行业中,只有银行业京籍人员就业率过半 据媒体报道,刘小军在介绍“一些行业非京籍的就业率高于京籍人口”时,举出的两个例子均为“蓝领岗位”,分别是保安与地铁安检员。而此次新政的试点行业,也多为安全、车辆管理、物业服务等“低端行业”。同时,刘小军也表示,北京欢迎“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来京就业。 《中国经济周刊》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个行业中,只有银行业的京籍人口就业率高于非京籍人口,达到59.83%。其余行业均是非京籍人员的就业率更高,而差距最为悬殊的5个行业中,京籍人员的就业率均不到25%,其中就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IT服务3个技术类行业。 对此,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顾问郝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北京的白领群体中,非京籍白领比例在大多数行业中占比都超过半数。其中, 一些新兴产业,如IT服务、电子商务等,非京籍白领占七成左右。这是由于这类行业专业门槛较高,本地人力资源无法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会有很多非本地人员补充进来,再加上中国互联网产业布局以北京为中心,吸引了众多人才流入。 此外,郝健分析,一些服务类行业,如酒店/餐饮、物流/仓储、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非京籍人口的就业率也较高。这是由于服务类行业人才流动快,门槛较低,非京籍人口大多从服务类行业起步,成为他们落脚北京这个城市的第一步。 而银行、通信、交通/运输行业,京籍从业人员占比较高,均超过了40%。特别是银行业,是20个行业中唯一京籍人口就业率超过非京籍人口的行业。郝健对此解释,这是由于银行业出于安全考虑,本地从业人员较好管理,并在本地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通信行业的企业多为国企,在招聘时习惯优先考虑拥有本地户籍的劳动力,或为了吸引外地人才,予以其北京户口。而在交通运输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小,且需要从业者熟悉本地环境。 除此之外,在各个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岗位也有所不同。例如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中,从事财会、审计的京籍人员较多。同时,在一个行业中,京籍人员位居企业管理层岗位的较多。 在择业偏好上,郝健认为,京籍人口在选择工作时,由于生活压力相比非京籍人口要小,因此比较青睐稳定、流动性小的工作,在择业上会有些保守,并且对收入要求相对不高,更愿意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喜好。而非京籍人口迫于生存和生活压力,在择业方面比较现实,更喜欢接受挑战,选择面更宽。 郝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总体观察,非京籍人口在北京就业情况分为两个极端,即多分布在门槛较高的专业技术类行业和门槛较低的服务类行业。 鼓励聘用京籍劳动力?劳务派遣公司并不买账 对于此次北京市“以业控人”新政调整的领域,北京市人社局在4月4日给出了具体答复,试点岗位为保安、地铁安检员、车管员、物业管理员、养老助残员、地铁公交安全员等,并且是针对这些行业的新增岗位。 赵小军介绍,比如交通委要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新招3.4万名交通管理员,这些新增岗位可能会优先解决一部分需要转移就业的本地户籍人口,这也符合北京市通过“疏解人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据刘小军介绍,实际上在北京一些行业,非北京户籍人口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北京户籍人口。如北京市保安行业目前有近30万从业者,但京籍从业人员不到9000人,95%以上是非京籍人口。地铁安检员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岗位,现在有从业人员9000人左右,95%以上是非京籍人口。 这些“蓝领”岗位,目前京籍人员的就业情况如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保安行业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采访了北京多家保安公司及人力资源供应和职业教育管理服务公司(编者注:该类公司一般作为劳务派遣方,向地铁、公交系统提供地铁安检员、地铁公交安全员等劳务人员)。几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告诉记者,京籍从业人员在保安、地铁安检等行业占比确实极少。某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甚至坦言,该公司京籍员工比例不足1%。 上述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向记者分析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京籍人口大都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且具有一定的身份优越感,而诸如保安、地铁安检员类的工作又具有工作量大、工资低的特点,难以为京籍人口所接受。 同时,劳务派遣公司在招聘时也刻意偏向非京籍人员。“说实话,我们一般不招聘京籍员工,主要还是难管理。”上述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以地铁安检员为例,向记者解释,劳务派遣公司对地铁安检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吃住,这样的好处是,一旦有重要或突发任务,譬如举行重要会议期间或某站区发生突发状况,可能要加班或临时支援,可以尽快从就近的基地调拨人力。 而相比于非京籍员工,京籍员工通常不会接受统一吃住,造成其难以管理。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理来说,招用京籍员工还可以帮我们节省成本,因为不用管吃管住,但一旦要出紧急任务,你去哪里叫人?打电话都叫不过来,没法管。” 而对于政府正在制定的“以业控人”新政,该负责人表示还未听闻,不过他表示,倘若按照人社局目前表述所用的是“鼓励”而非“必须”,他们可能不会改变招聘时“偏爱”非京籍劳动力的倾向。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多家劳务派遣公司也坚称,对于政府可能采取的鼓励政策,他们并不准备买账,“不会变,尽量不要京籍人员。”而至于原因,相关负责人皆表示,京籍员工“难管,没法管”。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相关阅读:
- [ 04-27]选好的号牌没了车主疑被"暗杠" 代办人员:没这回事
- [ 04-27]我区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 [ 04-27]献血车开进市政府大院 69名机关人员献血17820毫升
- [ 04-27]南靖县长郭德志带队检查液化气站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 04-27]福州:吊车侧翻吊臂砸向路面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