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

2015-04-16 15:05: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孙靖 孙靖  
分享到:

提要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源泉,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主要通道。同时,企业技术创新也是实现企业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从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十几年以来,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的保护与鼓励机制不断健全,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相对作用得到大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亦有较大幅度提升。然而我们要看到,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2012年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一些企业认为“开发技术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设备”,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仍然较低,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不重视、排斥或无力进行基础研究活动,规避中长期创新投入的风险。

因此,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新突破,为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基础。

第一,应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的整合。企业技术创新就是对创新要素的运用过程,企业规模和行业不同,对技术创新要素整合的能力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的企业规模和行业,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的整合,提高创新要素的利用效率。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发布重组公告,掀开了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新篇章,也是我国高铁实现创新要素整合的典型范例。可见,对于所处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存在恶性竞争的企业,可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发展为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创新要素的互补。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是靠拼凑资产规模实现的,而是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础,可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激发企业通过战略重组、股改上市、技术改造等主要手段,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互相融合、交叉持股,实现不同类型资本创新能力的整合。

第二,应完善扶持政策,健全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制度还不健全,这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要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开发性金融和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引导和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和服务,拓展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规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激发企业和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定和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时,应当注重公平、强化监督,建立企业创新的信用机制,真正发挥政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政策,增强技术开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应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拓展企业技术创新空间。创新是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能够催生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拓展空间。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政府、产业、教育及文化协调发展。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要继续推动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寻求市场驱动与政府激励相容的产业扶持思路,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政府环境创新,强化政府的科技服务意识,不仅强调竞争中技术扶持,而且重视竞争前技术的支持,使政府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引路人和服务者。形成孕育创新的教育环境,要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思路,使教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营造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使创新文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聚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吕晓军 邹辉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