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合作共赢”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

2015-04-15 17:28:33 郑晋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靖 孙靖  
分享到:

草原丝路的遗产

记者:作为连接东西方经济贸易与文化的大动脉,草原丝绸之路留下了哪些遗产价值?

刘迎胜:我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留下的遗产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层面,它是欧亚大陆地区商品贸易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之路。古代,欧亚地区对中国盛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有巨大的需求,中国人则喜爱西域的毛织品、宝石、香料等。产品的交换带来了生产技术的相互促进。此外,造纸等重要技术也传到西方。例如,751年,唐军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中亚草原城镇怛罗斯附近发生激烈战斗,唐军1万多人被俘,其中包括造纸工匠,从此,中亚、中东、西亚和欧洲进入纸张时代。在纸张时代之前,欧洲与西亚的知识载体主要是羊皮,因为来源稀少、价格昂贵而流通不广。造纸术的西传使人类保存前代知识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是欧洲后来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的助推剂。

其次,它是欧亚大陆地区精神世界的交流之路。如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推行佛教,佛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迅速传向邻国,公元1世纪,中原地区已经有佛教流行。在西方宗教文化向东方传播的同时,诞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随着人员流动而在西域地区传播。汉唐时期的西域考古发现有很多道教遗迹,如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迟至蒙元时期,长春真人丘处机在赴中亚拜见成吉思汗时,还见到了信奉道教的民众。产生于中近东的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又称景教,曾经中亚传入唐帝国。唐灭亡后,虽然一度在中原绝迹,但却在中亚与蒙古草原广为流传,到元代又再一次入华。14世纪时,教皇还应大都(今北京)基督教徒所请,派来使臣马黎诺里。

记者:草原丝绸之路的建设对发展友好合作的中蒙关系有何意义?

刘迎胜:草原丝绸之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终结了,但其给当代留下了“合作共赢”的理念。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建设草原丝绸之路、发展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带一路”是一个让中国和包括蒙古在内的相关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新时代中蒙关系的基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