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IMF专家:亚投行是激活国际金融界的一条“鲶鱼”

2015-03-30 18:28:15 孙童飞、杨牧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琼 李艳  
分享到:

原标题:IMF专家:亚投行是激活国际金融界的一条“鲶鱼”

编者按:临近3月31日截止日期,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世界上领头干一件大事。相对亚投行“静悄悄”的酝酿、启动,到今天掀起如此大的影响力,形势的发展大大出乎全世界意料。为何美国不顾斯文和风度要对它进行百般阻拦?为何英法德韩等又不顾盟友美国警告执意加入?它将给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带来怎样的改变?当世界对亚投行津津乐道之时,一些大的问题也渴望权威解答。为此,《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数名在当今主要国际金融机构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专家学者。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曾表示:“若布雷顿森林体系未来不再为新兴经济体提供基础设施融资,那么我们将只能另辟蹊径。”现有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已存在几十年,国际上几乎没有人否认它们需要改革,但由于各种原因,改革步伐相当迟缓。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资金的需求旺盛。亚投行的成立正是要解决这种需求,也因此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对于亚投行与现有几大金融机构的关系,中国领导人已明确表示,要推动它们互补共进、协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也表达了合作意愿。专家认为,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中的一支新力量,亚投行的出现可对现存国际金融机构起到“鲶鱼效应”,有利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

债务国讨论和指导债权国如何花钱是个怪现象

环球时报:最后阶段,很多国家包括一些美国盟友不顾美国警告和反对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这说明了什么?

包墨凯(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英国决定加入亚投行是因为它认识到加入的好处。这个银行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听起来就不错,英国想参与进来做些有益的事情。整体而言,英国与亚洲有着强大的贸易联系,英国也能借此机会展示其致力于与亚洲国家合作的态度。如果有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那么英国公司将赢得更多的机会。事实上,仅仅参与进来,就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但英国的加入并不意味着不去参与或支持其他国际机构。它们是互补的,并不冲突。

史蒂文·达纳韦(美国资深经济学家、前IMF亚太局副局长):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在可承受的条件下能获得资金的来源则是有限的。一个如亚投行这样能够提供大量额外资源的新机构的成立,无疑将受到欢迎。亚投行得到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支持,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邢予青(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前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能力建设与培训部部长):最近英、法、德、意等相继宣布加入亚投行,将亚投行的筹建推向高潮,该行逐渐演变为一个在中国领导下、由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的诞生毫无疑问将打破二战后在美国领导下以IMF和世界银行为中心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

鲍泰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教授、前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亚投行的建立是对现有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亚投行帮助亚洲国家应对能源、电力、交通、电讯和其他基础设施行业的需求。据我所知,中国牵头成立亚投行的高级官员都有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工作的经验,从专业水准和经验储备上来说是不应该被质疑的。因此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围堵政策,甚至是美国对亚洲的整个经济政策都是短视的。

环球时报:现有主要多边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邢予青:1980年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经济版图重心朝东亚移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加未来10年7%的年增长率,奠定了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在现存全球治理构架中,中国并没有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领导地位。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达日本的两倍,其在亚开行的投票权大约为日本的1/3。即使美国国会批准IMF投票权改革,中国的投票权也才及美国的1/3。因此,债务国讨论和指导债权国应该如何花钱如何平衡经济增长,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频频出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治理讨论中的奇怪现象。

包墨凯:世界银行和IMF的一些结构和标准都有着设立时期的时代印记。但世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而欧盟更像一个共同体在运作。因此,这些机构都需要不断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想要改变国际机构并不容易。和其他任何组织类似,这两个机构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结构、治理和运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