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举行,移灵队从国会大厦出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沿途成千上万民众在倾盆大雨中送别。中新社发李洋 摄
当地时间3月29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29日举行,移灵队已从国会大厦出发,前往举行国葬礼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图为李光耀家人抵达国立大学文化中心。
中新网3月30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9日,新加坡为不久前逝世的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仪式,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内的多国政要出席仪式,新加坡各界民众也在风雨中送李光耀最后一程。李光耀长子、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等10人在国葬仪式上致悼词。李显龙在40多分钟的悼念讲话中数度哽咽,称赞父亲“度过了充实及丰硕的一生”。
移灵:民众沿途守候冒雨送别 鸣21响礼炮
29日,尽管下着倾盆大雨,许多新加坡民众仍然前来为建国总理李光耀送别。不少新加坡民众身穿黑衣或白衣,天才刚亮就在移灵路线沿途守候灵柩移灵队伍的到来,长长的人龙一路绵延15公里。
职总大厦外,许多公众手持国旗等待;家长们帮孩子穿上雨衣,准备全家人一起送别李光耀。
29日下午约12时30分,移灵队开始从国会大厦出发,途经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全国职工总会中心等多个重要地标,到达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全程15.4公里。
移灵队行进途中,武装部队展开对李光耀的敬礼仪式。在大草场上的炮架进行21响礼炮,空军部队的精英飞行团队“黑骑士”也划过天空。
四架“黑骑士”将在上空以“陨落队形”(Missing Man Formation)向建国总理致意,其中一架将脱队往西飞行,象征逝者朝着夕阳的方向陨落。
移灵队经过滨海大桥时,舰船“坚毅号”和“刚韧号”长鸣三次笛声,象征对李光耀行三个鞠躬礼,舰上官兵也将向他致以最后敬意。
在过去4天中,有多达45.46万人前往国会大厦的公众吊唁处,向李光耀致敬,相等于每小时有6500人。
此外,截至29日上午11时,前往新加坡18个社区吊唁处的公众已经达到110万人。国会大厦则已收集13.145万张吊唁卡。
国葬:多国政要出席 李显龙含泪致悼词
下午14时,李光耀国葬仪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李光耀长子现任总理李显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资政吴作栋等十名代表宣读悼词。
当天,新加坡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李光耀的亲属等出席国葬。根据新加坡官方当天早些时候发布的消息,24名国际政要和11名李光耀的多年好友出席国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李光耀国葬。
第一个致悼词的李显龙,在超过40分钟的发言中追溯父亲一生业绩,数度哽咽,眼眶泛红。
李显龙说,李光耀密切观察国际事务,也是一名善于分析局势的政治家,有效地阐明新加坡的国际立场,扩展战略空间,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
李显龙说,虽然这些年来指引我们的明灯熄灭了,但其实不然。“他的人生事迹将启迪新加坡人和其他人,一代又一代。”他呼吁新加坡人继续团结一致,“为继续发展这个独一无二的国家,共同努力”。
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新加坡前部长及工会、社区领袖等9人也稍后致辞,追悼李光耀的业绩。陈庆炎称,李光耀深信诚实廉洁,是他和建国前辈让新加坡享有今天的崇高地位。
吴作栋则表示,李光耀是一名良师,时时观测未来,设想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制定解决方案,一直是后辈可以依赖的资源和数据库。
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在10名发表悼词者发言后,代表新加坡全国人民上台敬献花圈。在葬礼进行时,新加坡民防部队启动公众警报系统,示意全民为这位建国元勋默哀一分钟。结束后,警报系统将再次拉响,随后仪式宣读信约。
最后,全场把目光投向台上投射的新加坡国旗飘扬的画面,新加坡国歌此时响起。长达约两小时又45分钟的国葬礼,在新加坡国歌歌声中结束。
诀别:“李光耀”式强人难再现
国葬仪式结束后,李光耀步上最后一程,其灵柩在仪式结束后运往北部靠近三巴旺空军基地的万礼火葬场火化并举行私人葬礼。至此,这位新加坡建国总理终于入土为安。
作为新加坡的建国总理,李光耀走完了他奋斗的一生。在诀别之日,新加坡开始了另一个时代:一个没有李光耀、但却可能会在社会每个环节都感觉到他的印迹的时代。
新加坡媒体评论称,李光耀不仅把新加坡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更打破了“小国无外交”的局限。李光耀离世后,从华盛顿到北京的多国领袖,纷纷在唁文中表达对李光耀的崇高敬意。
就李光耀的离去,评论表示,“李光耀”是一个结合了强势、高效、法制、秩序、社会平等、公平的符号。现在虽然是一个解构符号的时代,李光耀式的强人“不再可能出现”,符号可能重组,但其中那些让新加坡成功的价值,却不应该随人而失。
评论认为,最后的告别,才能真正检视李光耀在新加坡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过去一周,数十万成长在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人,用自发、单纯而坚定的行动展示他们对李光耀发自内心的尊重。
而在“后李光耀时代”,悄然异化的精英体制、板结固化的社会结构、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渐现张力的政治环境,都将成为新加坡新的挑战。但新加坡媒体认为,可以肯定的是,李光耀留下一个更有条件、更有信心应付任何挑战的国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