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央级公车拍卖首现流拍 拍卖师称本场趋于理性

2015-03-22 07:28:07 陈伊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孙靖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陈伊昕)随着中央级公车拍卖第二批第二场落槌,21日,花乡专场122辆参拍车辆共成交115辆,最终的总成交价为594.1万元,溢价率近75%。相比此前四场中央级公车拍卖的火爆竞价,拍卖师认为本场参拍者整体趋于理性。此外,本场近半数车辆为奥迪,有买家表示这次的成交价格基本较为合适。

122辆拍品:7辆奇瑞流拍 奥迪车里出“标王”

本场拍卖共有7辆轿车无人叫价,均为奇瑞。这也是中央级公车拍卖以来首次出现流拍的现象。当天共有10辆奇瑞参拍,成功拍出的3辆也仅以1万元至1.2万元不等的原起拍价成交。据介绍,流拍的车辆需要征求委托人的意见后,再作下一步处理。

这次拍卖的一大亮点是奥迪数量多,而在这57辆奥迪中也产生了本场的“标王”,一辆以15.5万元起拍、最终成交价为24.9万元的奥迪。拍下这辆车的540号竞买者并非它的真正买家,而是通过与场外的朋友连线帮忙叫价。这位先生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中央级公车拍卖,虽然觉得价钱还是有点高,但最终的成交价还是落在朋友给出的25万元的心理底线以内。此外,部分参拍者表示,这次拍卖的成交价基本都较为合适。

在客车部分的竞价上,无论柯斯达、考斯特还是金杯,均在前两次竞价中就被叫价至10万上下。其中,本就以17万元的最高起拍价开槌的柯斯达牌大型客车,第一口价就被跳价至20万元,后经超30次“较劲”,最终以23.3万元的价格成交。

买家秀:508号直落13辆车 “沉着哥”频频举牌终抱奥迪归

在现场,有一位奥迪的忠实“粉丝”:29号竞买者。这位先生几乎是逢奥迪即举牌,多数时候将起拍价1万多元的奥迪第一口价直接喊至3万元,但无奈每次都被出价高者抢走。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自己此前曾参与中央级公车拍卖,但价格过高,本场奥迪车多且成交价都比较合适,自己愿意等等看。而由于自己交的是2万元的保证金,这就意味着一旦拍下一辆车便丧失继续竞拍的资格,所以自己正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机会出手。

正当竞拍奥迪的“赛程”过半时,29号竞买者再次直接跳价至3万元,现场无人加价,他终于抱得奥迪归。拍卖师一“槌”定音时,现场也为29号竞买者响起掌声。有竞拍者在一旁小声说道,“这哥们真能沉得住气,真是‘沉着哥’。”

522号也是当场的积极买家之一,他率先以1.9万元的价格成功揽下当天的1号拍品。而这辆帕萨特的起拍价为1.8万元,成交时仅被叫价2次。随后522号乘胜追击,以1.7万元的价格再拿下2号拍品。这位竞买者整场共成功拍得5辆公车,期间由于需要集中精力拍卖而未能接受采访。但中新网记者发现,这位买家主攻起价1万多元的轿车,而成交价也基本低于2万元。

508号竞拍者则在本场拍下了最多的车辆。他虽然未能透露具体细节,但用手向记者比划出“十一”的数字。此后,他再揽下2辆,整场共拍得13辆车。记者发现,这位先生同样对起拍价在1万多元的车辆青睐有加。

拍卖师:本场拍卖趋于理性

北京花乡拍卖有限公司王郁峰分析认为,通过这一场拍卖能感觉到,大家在竞价上更加理性。至于原因,第一,有可能是因为车的整体年份比较老,排放标准也相对较低。第二,拍卖的车型也较为单一,并没有之前拍卖出现的外事用车,所以吸引力有所降低。第三,目前已经举办了4场公车拍卖,大家对公车拍卖的态度正在变得更加理性。

另据了解,21日拍卖现场共有200余人办理了竞拍手续,这距离花乡拍卖此前限定的500个竞买名额尚有些差距。花乡拍卖公司在公告中指出,4月11日和25日将再各举办一场公车拍卖。至此,中央级公车拍卖已举办5场,共拍出515辆车,总成交价达3438.6万元。

根据此前官方发布的消息,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共取消3184辆公务用车。依此计算,尚余2000余辆公车“待字闺中”。(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