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自拍神器国外遭封杀 实验:长城上使用挡1/3台阶

2015-03-18 15:48:59 范博韬 罗晓静 谢家乐 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自拍杆国外遭禁 故宫也亮“黄牌” 受访网友六成同意不在公共场所用记者实景实验——长城上持杆拍 挡1/3台阶

“自拍神器”自拍杆风靡全球,但考虑到对文物和其他游客的潜在伤害,国外已经有不少博物馆把自拍杆列入违禁物品行列。故宫博物院昨天也建议游客最好不要使用自拍杆,以防伤及游客,避免对文物造成伤害。

本报昨天报道后,网友们对是否应禁用自拍杆一事产生了争论。到底使用自拍杆会产生多大影响?《法制晚报》记者昨天和今天分别在两处著名景点进行了实验。

回顾 自拍神器国外遭封杀 故宫建议不要用

据媒体报道,韩国明令禁用蓝牙功能未获认证的自拍神器,新加坡若干场合也规定禁带自拍杆。法国凡尔赛宫、意大利罗马斗兽场、英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史密森学会下属博物馆、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发布了禁止使用自拍杆的规定。

被“封杀”的原因则是自拍杆的长度过长,在人员拥挤时自拍杆可能会伤及游人,或是对珍贵的展品造成破坏。

近日,记者探访了10余家北京的博物馆,除了禁止拍照的博物馆外,多数博物院未对自拍杆下“封杀令”。

但故宫博物院表示,虽然暂时没有规定在故宫内禁用自拍杆,但为了不影响原状展室和专题展厅的文物安全,建议观众参观时尽量不要使用自拍杆。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空间狭窄的展厅和区域,工作人员也会视情况及时予以制止,保证观众正常参观和文物安全。

市场 本市销量还不错 网售也未遇冷

虽然“前途未卜”,但自拍杆在市场上仍很受欢迎。

记者走访本市中关村、百脑汇等市场发现,几乎每个手机配件店铺都有自拍杆出售,消费者中单身一族是主力消费人群。随着天气暖和、旅游旺季渐近,购买自拍杆的人近日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在售的自拍杆最长为106cm,最短的为24cm。价位从40元到150元不等。其中106cm的最为畅销。记者在淘宝网看到,自拍杆仍是爆热商品,销售量排在第一名的店铺月销售近8万单。

舆情数读

样本量:500人 样本来源: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新浪微博

针对对“拍照神器”自拍杆的看法,记者昨天从新浪等网站随机截取了500条网友的观点做舆情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自拍杆,网友们爱恨交织。虽然有4成网友已经购买自拍杆,但一半网友表示不会带“杆”旅行,且有6成网友建议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自拍杆。

国外多家博物馆发布了禁止使用自拍杆的规定的主要原因,是自拍杆拉伸距离过长,可能伤及游客或是展品。昨天和今天,记者来到八达岭长城以及国家博物馆分别作实景实验。

实验前,记者随机采访了60名市民。这些人中约有一半经常使用自拍杆,使用自拍杆的地点多为自然风景区和演唱会等室外大型活动场所,最常使用的姿势为自拍杆和水平线成45°角。

实验方法:用市民最常用的持杆拍照姿势以及当天最佳拍照姿势(拍摄人视线可清晰看到屏幕、杆体稳定),测试自拍杆对其他游客的影响范围。

两种姿势遮挡范围均超台阶宽度1/3

昨天下午,记者在八达岭长城索道出口附近,背靠城墙进行了测试。长城台阶宽度约为3米,测量结果显示,无论哪种姿势,自拍杆实际的遮挡范围都超过台阶宽度的三分之一。

由于昨日并非游览高峰,绝大多数游人都贴边握着扶手攀登,只要停下拍照,就会影响后续游人的通行。同时只要持杆拍照,杆下都无法过人,同一方向的游客只能靠左行走。

今天上午,记者从八达岭游客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八达岭长城并没有关于自拍杆的相关规定,普通游客携带的小型自拍杆影响较小,但在旅旅游旺季则有可能干扰通行,或磕碰行人。

持杆拍摄容易碰到展品

今天上午,记者在国家博物馆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展区进行了测试。与长城相对开阔的空间不同,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最宽的地方约有6米,最窄的地方不足两米。在此处自拍,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大的展品,若想拍到全貌,则需要将自拍杆伸得很长。

以一尊人形雕像为例,记者若想用自拍杆拍下全貌,肯定会影响附近的其他观众行走和近距离观赏。

此外,该展厅展品外金属隔离带距离展品外沿平均0.6米。以正常臂展,难以触及到展品。而伸长的自拍杆在挥动间却可能轻易磕碰到展品。(记者范博韬 罗晓静 谢家乐 实习生 徐琨尧 张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