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王梦恕:国家已开始研究中铁和中铁建合并计划

2015-03-17 07:13:0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经济周刊》:有没有测算过,欠的这些贷款要还多少年?

王梦恕:如果铁总不再贷款了,原来欠的2.6万亿10年到15年能还掉。京沪高铁、京津高铁都是盈利的,这就说明铁路是能赚钱的,不会赔钱的,大家对未来有这个信心。铁路现在正处于以前贷款贷得太多,很多项目正在负债运行,但是负债率在慢慢减少。

《中国经济周刊》:也就是说铁总盈利的钱现在都主要是还贷款了?

王梦恕:对,大家反映票价贵。其实现在的票价是2011年制定的,如果按照2012年、2013年、2014年物价平均上涨3%来计算,票价没有上涨实际上等于是下降了。铁路票价很大一部分都去还银行贷款了,不能再降了。铁路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钱到不了位,造成现在铁总的负担很重,现在铁总还欠了两大施工单位中铁、中铁建各约1000亿元的资金。

铁路发展基金只募集到了两三成——民企对铁路发展基金兴趣不高

《中国经济周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目前铁路发展基金的状况如何?

王梦恕:去年成立的铁路发展基金,到现在募集到的资金也就200~300亿元,与原先设定的每年千亿级的规模差距很远(编者注:2014年10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一起参与组建铁路发展基金,4家银行的投资平台成为铁路发展基金的优先股股东,铁总作为国务院授权的政府出资人代表、主发起人和普通股股东),现在的募集量少是因为很多民营企业和群众还是持怀疑态度。而且铁路投资一般都金额巨大,投资周期长,民企投几个亿在里面,是小数点儿后的零头,根本没有发言权,也没有任何支配权,所以民企对铁路发展基金的兴趣不高。

《中国经济周刊》:据了解,目前铁路的施工单位贷款比例都很高、压力也比较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梦恕:去年有将近20条铁路开工,不贷款不行,银行都是跟着铁路跑,喜欢贷款给铁路,但又不降利率。工程是需要拿料和钱开工的,国家给钱拖的时间比较长,施工单位都是自己先往里垫钱。目前施工单位贷款很多都占到90%左右,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二三十亿元的银行贷款。有一次开会某银行行长感慨,现在银行的体制机制是不干活利润都达到24%,而铁路辛辛苦苦一年利润不到5%,这位行长感到很不好意思。但这种情况长期以来打击了铁路一线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去年走了许多专业的技术干部,其中一个单位在2014年就走了600多人。有去地铁公司的、有去高速公路公司的、有自己出来成立设计院的,这样的情况导致技术队伍不稳定,不利于铁路的发展。

中铁和中铁建也应该合并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铁路装备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南北车合并,您怎么看这次合并?

王梦恕:南北车合并是好事,符合国际形势,就是要垄断技术、一个拳头出海。当年铁道部不想让南北车合并是因为它可以利用两家企业的竞争压价,一家报了一个价,另一家报价报得更低,导致我们的车辆价格是国外公司报价的一半还不到。现在合并了有利于形成合力和高铁走出去战略。同样的,中铁和中铁建也应该合并。

《中国经济周刊》:中铁和中铁建为什么也应该合并?

王梦恕:中铁和中铁建合并的好处也是可以防止恶性竞争,防止铁总压价。价钱低了,低于成本我就可以不干了。举个例子,曾经投招标的时候,某条隧道长34公里,地质非常复杂,一公里起码要保证一个亿才能干,但最后两家企业竞争,20多个亿就干了。虽然肯定亏本,但不干又不行,因为要维持企业运转。

《中国经济周刊》:您前面提到铁总欠两家公司各1000亿左右,为什么两家公司不去要?

王梦恕:这也反映了不合并的一个弊端。不合并两家公司都不敢要钱,因为他们怕得罪铁总。为了未来的投标,他们也不敢来找铁总,但是合并以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中国经济周刊》:中铁和中铁建已经开始启动合并计划了吗?

王梦恕:还没有启动。但是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研究了。合并不会对百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对工程有利、对发展有利。合并以后也可以避免腐败,可以靠真正的技术和铁总合理谈判。现在很多技术干部天天去弄标书,把真正的发展都耽误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