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两会,务必从久违变常态
2015-03-13 17:19:57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节俭务实,不是因为“八项规定”而暂避风头,而要内化为政府公权运行的自觉,从不敢花变为不能花。这在才是更可期的日常化的稳定制度保证。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是权力透明的根本。 作者:李晓亮 两会继续中。今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有媒体回头盘点两会“新风”,如两会节俭风吹走了哪些“奢侈品”?目之所及,节俭风继续升级,成为一种“新常态”。“会风会纪督查组”首次亮相政协大会秘书处,确保会议的风清气正。(3月12日新华社) 具体从欢迎仪式、会场布置、着装、餐饮、纪念品等方面对比,发现“鲜花迎接成为历史”,“两会不摆花,不铺红地毯,不放气球等节俭风已经习以为常。”;“貂皮大衣、名牌包包、爱马仕皮带、迪奥眼镜等往年时常见到的耀眼奢侈品,今年基本和两会绝缘”;“矿泉水都实行‘实名制’”,“驻地酒店房间没有纪念品,也没有特产和购物优惠券。” 当然,厉行节俭办会的,也不止全国两会。此前地方两会,几乎最亮眼的高频词都是大致相同的一个“俭”字。各地虽有细微差别,但“务实高效,厉行节俭”,却是你点了一圈之后,发现可以提炼出来相互通约的最大公约数。 稍微回溯一下,其实会风节俭,又何止起始于此?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在诸如“两会”等重大议程上,都是本着克勤克俭、务实高效原则,摈弃了各种花里胡哨、虚头巴脑、劳民伤财的那套铺排浪费的花架子。 特别是这两年从年初刮到岁尾的政务新风,如“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以及之前两办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管理38条禁令等,核心要义,概括起来,都是反奢靡反浪费反官僚形式主义等等。 别说有中央三令五申的一道道禁令大“限”于前,就大街上随便拉一个并无多少政治素养的普通民众,按最朴素的想法,既然所有公务人员都是人民雇员,为民效力,那么政务公务会务开支,不就本应有最基本的“成本意识”,能省则省吗?毕竟,公共财政,一分一毫,皆取于民,铺排浪费,挥霍无度,于心何忍?如果人人都有底线,以上种种禁令根无需涉及一些太具体而微的指示规范。 任何事儿,只要形成习惯,就会产生路径依赖,要改变惯性,成本就会非常高,阻力也会格外大。所谓“习惯成自然”,这时着力改变,反倒好像显得迂腐愚钝,“不识时务”了。所以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拟60万采购千只手表作‘两会’留念”的新闻遭舆情热议。而这次媒体综合盘点会风时,“纪念品”一项又把它拉出当反面教材举例示众。此事被诟病最多的,其实还不是表价多少,而是采购人员那种“‘两会’给代表发纪念品‘很正常’”,且“每年都是这样操作的”,这种思维惯性。习惯了正常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
相关阅读:
- [ 03-13]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 场馆奥运村体现节俭理念
- [ 03-13]组图:凯特王妃即将临盆仍时尚 节俭穿2年前旧裙
- [ 03-12]北京申冬奥会进入冲刺阶段 节俭办会理念获赞
- [ 03-05]港媒:今年两会再现节俭风貌 力度更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