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知名社火:内蒙古托克托双墙秧歌的"喜与忧"

2015-03-05 18:39:14 李爱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5日电 题:中国知名社火:内蒙古托克托双墙秧歌的“喜与忧”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元宵节前夕,作为已传承300余年的中国知名社火,内蒙古托克托双墙秧歌再次“声动江湖”。

经过重重角逐,3月3日,内蒙古托克托双墙秧歌以剧目“双墙秧歌·老罕王进京”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活动中斩获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金奖。

托克托坐落于黄河中上游分界处,其双墙秧歌兴于清朝中叶、盛于清末明初,吸收了晋、陕、冀民间艺术营养的社火表演形式。此次获奖节目《竹马·老罕王进京》是双墙秧歌里最具代表性的节目,该节目取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民间称老罕王)的故事,基本情节是八旗将士护送老罕王“进京上任”。这一节目在保留“竹马戏”传统道具骑竹马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将老罕王的坐骑改为竹骆驼,从而使节目更具草原风情。

“双墙秧歌形成了熔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为一炉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2006年,双墙秧歌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托克托社火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双墙秧歌作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节目得以传承和发展。”刚刚从河南领奖归来的内蒙古托克托县文联主席王建宏为记者介绍说,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然而,令当地社会各界颇为忧虑的是,此殊荣背后,双墙秧歌在当地的真实现状却是:传承乏力、后继无人,很多艺人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登台献艺”。而由于技艺生疏,所作动作未免僵硬……

4日上午,在托克托县当地举行的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上,双墙秧歌的表演者即在舞台上显现出这一无法掩饰的“弱势”。

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两种表演形式的双墙秧歌,当日一众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项目是武秧歌。记者看到,尽管一些演员试图将“武打场面”做得生动逼真,但限于身体僵硬,很多动作仅能达至神似,而无法还原早年前“艺人”在舞台上的灵巧和娴熟。

一位此前曾跟拍过双墙秧歌老艺人的媒体人证实说,早年的双墙秧歌,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远超于今。由于一批批艺人年事已高甚至死亡,使得双墙秧歌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很多“绝活”已经无法再次出现在舞台,甚至许多“绝活”已失传。好在文秧歌目前传承起来困难并不是很大。

记者对当地一些喜好双墙秧歌的民众采访时发现,双墙秧歌的“演员”们,一年中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机会登台,平时大家都在乡间务农或外出打工,根本无法抽出余暇习练更遑论“登台”,因此难免动作僵硬等“弱势”现象的发生。

事实上,传承300余年的双墙秧歌亦曾有过难以复制的“辉煌”。据公开资料显示,双墙秧歌在其兴盛时,甚至在当地形成家家练武的习俗,世居双墙村的李家人代代是武秧歌的骨干演员,而且代代习武,家传武术“单刀破枪”,在当地武术界也享有盛誉。而文秧歌表演技艺,经过民间历代老艺人加工提炼,其传统节目《拉花踢鼓》、《竹马·老罕王进京》、《海蚌戏鱼翁》、《货朗》、《划旱船》等节目亦声誉日隆。

但这一切随着部分老艺人相继去世等原因,双墙秧歌的原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承亦令人堪忧,双墙秧歌表演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主动参与的人逐渐减少。

针对这一现象,中新社记者获悉,为抢救和保护双墙秧歌,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双墙秧歌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普查、整理和抢救,并且多次深入双墙村组织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双墙秧歌的传统节目进行恢复、排练、购置必要道具,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发展,继续焕发艺术风采。

“好在,目前当地多家文艺家协会和乌兰牧骑专业团体已经开始挖掘整理,并将一些中老年‘艺人’组织起来,进行排练。尤其是专业团体乌兰牧骑更是将一些经典剧目搬上舞台。”王建宏认为,依托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金奖契机,双墙秧歌在接下来的时日将陆续与文化旅游进行结合,真正打造成内蒙古甚至中国的靓丽品牌。(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