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贬损"问题较重 20年来贬值近千亿元
2015-03-05 07:45:3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透露,2014年职工养老征缴收入增长明显低于支出增长,养老基金收支缺口愈加明显,一些省份当期已经收不抵支。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种种限制,急需开源、增值的中国养老金事实上每年都在“缩水”。这份担忧,也是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他们建议国家尽快推动养老金投资保值的相关改革。 养老金“贬损”问题较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介绍,由于养老金只能存在银行或是购买国债,收益根本跑不过CPI。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指出,养老金存银行、购买国债,好处是保证了安全,没有风险,但是收益确实比较低,只有百分之二点几。 即便按照银行利率计算,基金也是在“亏”——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在5%左右,相差一个点,2.83万亿每年的“损失”理论上就是283亿。 多年来,累计损失触目惊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以CPI作为基准,养老金在过去20年贬值将近千亿元。 相比之下,用于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于允许市场化运营,自2000年成立至2013年底,基金累计投资收益4187.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3%,远超过同期2.46%的年均通货膨胀率。 改革“等到花儿都谢了” 其实,最近10多年来,养老金投资运营这一话题始终没有脱离公众的视野——从1998年对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开始,各地就开始呼吁对养老金进行投资保值,但至今迟迟未能实现。 2011年7月实施的《社会保险法》明确,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职业年金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资运营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养老金全国统筹应是势在必行。但是,人社部就此问题的最新的回应仍是“将根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整体工作进程,抓紧制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养老金投资保值改革仍未有实质进展。 |
相关阅读:
- [ 03-05]国内|专家称养老金20年贬值近千亿元|俞敏洪:养老保险费率应尽快适度降低
- [ 03-05]为养老教育筹资须先治好彩票的病
- [ 03-05]俞敏洪:养老保险费率应尽快适度降低
- [ 03-04]漳州出台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
- [ 03-04]聚焦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退保背后有无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