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农带着孩子在韩国大使馆前讨说法 原标题:山东蒜农在北京的春节 导读:与韩国的2200吨大蒜出口贸易,成为了山东临沂兰陵县的几十位蒜农羊年春节最大的期盼。然而,就在春节临近时,因为被韩国农管所认定为质量不合格,被退货的蒜农们一夜间由坐等韩方结款变成了负债上百万。 临近年关,走投无路的蒜农们带着妻子、孩子、父母等家人,一行近30人从山东临沂兰陵县老家来到北京,在韩国驻华使馆门前和租住的地下室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除夕夜,蒜农王连全夫妻带着4个孩子,窝在3人间的地下旅馆内,吃着从老家带来的山东煎饼和咸菜,在异地他乡,过了一个没有饺子、没有团圆饭、没有亲戚朋友的新年。 跨国贸易变成巨额债务 “不知道这些债我这辈子能不能还完” 去年12月,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通过招标向山东临沂兰陵县蒜农收购大蒜2200吨。大蒜在发货前,整体备货流程均有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专职人员在场监督检查,并在韩国方面验货合格之后方才装箱发货。但货物到达韩国釜山港口后被韩国农管所认定为质量不合格,韩国方面要求货物全部返送回中国。 这次贸易前期几乎所有费用都由蒜农承担,这给集资促成此次贸易的山东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原本平均年入7、8万,在农村过着小康生活的蒜农,一夜之间负债上百万。“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还得完。”蒜农张则营说。 几位蒜农都是土生土长的兰陵县人,兰陵县是大蒜种植基地,几乎家家户户依靠种植和买卖大蒜生活。蒜农任强说,自己上学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辍学后就骑着自行车,车上用麻袋装着大蒜,走村串巷去贩蒜。从十二三岁一直干到十七岁左右,之后跟着别人进城去打工。二十岁出头,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想法,又回到村里做大蒜生意,依靠大蒜赚钱娶了老婆,生养了两个孩子,到现在,已经做了20多年大蒜生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这么大的坎,以前做生意赔钱了,手里还能有点本钱继续做生意赚钱,把资金周转起来,这次手里一点钱也没有了,也没人愿意再借钱给我们了,银行也不贷款给我们,我们的出路断了。” 这位山东汉子说着说着就抹起了眼泪:“太心寒了,没办法了。”他说,父母在农村老家,为了给自己省钱,能少吃一顿饭就少吃一顿,自己劝也没用。这次带着老婆孩子来北京,任强身上只带了1600块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余钱,花完了就去北京街头找个活儿干,“苦力活儿脏活儿累活儿,我都能干。”看着任强抹眼泪,其他几位山东汉子坐在旅馆的小床上,都叹着气,用手一遍遍摸着脸,沉默不语。 王连全60多岁的父亲坐在宾馆的小床上照顾着不满10岁的三个孙子,很少抬头说话。王连全说,父亲担心自己在北京的情况,一定要跟着来,只好留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这几天老家亲戚打电话给自己,说母亲生病去医院了,“我母亲她心情不好,心理压力大,在家也不想吃饭,还要面对来家里催债的人,身子就扛不住了,她不让亲戚告诉我们她生病了,我亲戚偷偷打电话告诉我们的。”王连全的父亲在犹豫要不要回老家照看自己的老伴儿:“我两边都担心,都放不下。” 任强说,自己之所以把老婆孩子都带来北京,是因为家里实在没办法待了。“都是上门要债的人,咱欠了人家的钱,实在对不住人家,不管咱出了多大的事情,都不能坑别人,但咱现在真的没钱了。”蒜农张则营也说:“我平时不欠任何人的,可现在面对这么多的债,我真的无能为力。我上有老下有小,必须扛住,实在扛不住了就只能借酒浇愁。” 正说话的空当,任强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手机,脸色沉重了一些,拿着手机走出房间去接电话。旁边坐着的蒜农说,肯定是催债的,“他一天接到3、4通催债的电话,不管他说什么人家都是逼着还债,压力特别大。” 谈话的中间,王连全的妻子出去买了点香蕉和橘子放在床上,让大家吃。房间里大人们都没有动,小孩子们从其他房间跑进来开心地拿着吃。任强的女儿也跑进来,看到香蕉很兴奋地伸手要拿,任强小声呵斥了一句,示意女儿不要拿。女儿很失望地看了一眼香蕉,沮丧地走出门去。其他蒜农看到了赶紧拿着香蕉说:“让孩子吃啊,孩子想吃就让孩子吃。”任强低着头,用手擦着眼睛说:“是人家花钱买的。” 蒜农们都说,因为对方是韩国政府机构,大家一直都十分信任对方,觉得既然是政府行为,起码不会欺骗大家,但没想到,这次贸易过程中,韩国方面多次出现不合情理的行为。 “这次实在太冤了,韩国那边没有诚意收购我们的大蒜,我们赔得太冤了。” |
相关阅读:
- [ 02-28]山东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 全国第八
- [ 02-28]山东姑娘赴京练礼仪备战两会
- [ 02-28]山东老虎坠楼死亡追踪:来源未查明处罚决定未作出
- [ 02-27]山东姑娘赴京练礼仪备战两会
- [ 02-27]台湾馒头爱冠山东之名 台式山东馒头顺应潮流而生
- [ 02-27]台商沈慧麟移厂山东 欲申请专利走出去
- [ 02-26]山东:4批速冻牛羊肉卷(片) 检出“瘦肉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