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不动产统一登记今起实施 专家称主要功能非反腐和征税

2015-03-01 07:50:34 李金磊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今日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十类不动产将进行统一登记,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也将正式启用,青岛等部分地区将率先颁发新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专家表示,3月份细则出台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落地,群众登记将会更加方便,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功能不是反腐和征税,也不会直接影响房价。

十类不动产统一登记 青岛等地区将率先颁发新证

3月1日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徘徊多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终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今后,包括集体土地、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在内的十类不动产将进行统一登记。

这意味着不动产“多头登记”时代的结束。此前,各类不动产权属登记分散在住建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等部门。而统一登记后,企业和群众等权利人不用再分别跑几个部门进行不动产登记,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今起也正式启用,但首批率先启动的地区有限。在国土部确定的青岛、重庆长寿区等15个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建设联系点中,只有青岛等部分联系点会率先启用新的登记薄证。国土部表示,今年会有更多的地区完成职责和机构整合,力争到年底实现全国全面颁发新版证书。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部明确指出,各地不得强制要求当事人更换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不得增加企业和群众负担。此外,各类已发旧版证书继续有效,新版证书和旧版证书在一段时间内并行使用。

也就是说,老百姓不用着急去换新证。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坚持“不变不换”的原则,也就是权利不变动,簿证不更换,等到依法办理变更、转移等登记工作时,逐步更换为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

实施细则亟待出台 31省份已启动相关工作

虽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开始正式实施,但条例大多是原则性、方向性条款,真正落地需要操作细则。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参与不动产登记条例起草制定工作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细则将对登记人员与登记程序,尤其是每一类登记的具体程序作出详细规定,包括提交哪些申请材料,登记机构怎么进行审核,如何进行实地查看,哪些情况需要去调查,都将一一细化。

程啸指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细则属于部门规章,按照立法程序,要报到国务院法制办,由国务院法制办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后才能正式颁布。由于现在还没有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因此,细则3月份出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国土部不动产登记局局长王广华日前则透露,国土部牵头制定的《实施细则》已在征求国务院36个部门和全国31个省(区、市)国土部门的意见。

细则正在酝酿,但地方层面上,31个省份均已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工作,24个省份已完成省级职责整合任务。其中,广东、河北、四川、海南等多地的不动产登记局已挂牌成立。北京、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甘肃、贵州、上海、青海等9省份明确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

主要功能非反腐征税 难直接影响房价

不动产统一登记将会产生哪些影响?程啸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广大民事主体的私人财产权,并提高交易效率,维护交易安全。其主要功能并非外界热议的反腐和征税,但其客观上会为反腐和征税提供便利。

根据条例,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案件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程啸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能为反腐提供技术手段,但这涉及到全国联网,而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此外,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税务机关只需同一个部门打交道,因此,也能为征税提供便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反腐、征税只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派生功能,并非其主要目的。

“不动产统一登记也难以对房价产生直接影响。”程啸指出,不动产登记并不意味着开征房地产税,开征房地产税才会影响房价,但要征收房地产税,还要先通过立法。

国土部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日前也强调,尽管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不动产税收的技术基础,但税收问题只能根据税法有关要求,依税收法定原则,由国家依法决定。(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