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微信各为补短板 微信方面,截至正月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截至大年初三,支付宝红包总参与人数则超过了1亿。此外,支付宝的数据显示,除去商户发送的红包外,用户个人发送的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为59.1元,不少用户将红包作为家人、朋友间的亲密互动交流,而非纯粹的“发钱”。而此前双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包含微信、QQ、支付宝在内,腾讯和阿里两家将一共向用户发放超过80亿元现金和代金券红包。 在市场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刘兴亮看来,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此次“红包大战”都是在上演移动支付的用户教育升级版。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4季度,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宝占据第三方支付领域48.8%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占18.7%。“通过轻松有趣的红包,可以养成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如果用户不绑定银行卡就没法发红包,也没法提现,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发展新用户成本很低。”刘兴亮说。 “用户一想到聊天,就会想到微信;反之想到支付,就会想到支付宝。”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表示,通过手机红包大战,微信希望获得更多的移动支付入口,支付宝则希望增添社交性,各自补足自己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支付宝和微信在这场春节红包大战中实现了“共赢”。 移动支付广阔的市场前景,正是互联网巨头们投入真金白银的动力。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今年红包中有包括打车软件、微店、视频网站提供的各种移动服务的代金券,商家已经将目光投向移动付费应用,希望提供给用户尝试多种O2O应用的机会。 新闻延伸 手机红包要交税? 春节里大伙儿抢红包抢到手软的同时,一条“微信红包还要收税”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消息称,微信红包涉及资金转移,接受资金一方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对此,北京市国家税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微信红包”所得具有较大偶然性,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偶然所得税率为20%。然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并未对偶然所得作出具体金额限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金额较大作为一项判断标准。” 依据目前微信对于微信红包的规定,红包金额单次不超过200元。对此,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博士李明分析认为,对于民间红包赠与,我国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对民间习俗宜采取容忍态度。“微信红包”的参与人群范围更广,与传统的亲属间红包赠与行为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其法律地位仍需明确。不过,考虑到征税带来的操作成本与社会效应,“微信红包”的所得税征收问题更多只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太具有可操作性。 新闻延伸 支付宝微信靠沉淀资金发大财? “微信红包告诉你什么是资本运作。仅仅2天时间微信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若30%的人发100元红包,共形成60亿元的资金流动,延期一天支付,民间借贷目前月息2%,每天保守收益就420万元,若30%的用户没选择领取现金,那么其账户可以产生18亿元的现金沉淀,无利息(成本)……这才是资本游戏。”这么一条分析同样也在春节期间活跃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 微信红包细则显示,“红包提现”后资金也要在1到3天内到账,获得的红包暂时到不了用户账上,也就暂时成了沉淀资金。如此,微信或者支付宝可以用这笔沉淀资金去发财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告诉记者,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擅自动用沉淀资金,也就是用户仍未提现的红包,但在现行规定下监管机构默认沉淀资金利息在提取风险准备金后,其余可以归于支付机构拥有。“但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方面不能挪用沉淀资金,不可能获得月息2%的高额民间借贷利率,而且沉淀资金在微信账户停留时间较短,沉淀资金利息总体上规模将较小,并不会有所谓的‘资本游戏’那么夸张。” |
相关阅读:
- [ 02-25]春节福州接待游客140.68万人次 进账10.12亿元|厦门春节7天迎客184.77万人次 吸金19.06亿元
- [ 02-25]公安部:春节期间全国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 [ 02-25]从春节热词感知文明进步
- [ 02-25]春节黄金周福州接待游客140.68万人次 进账10.12亿元
- [ 02-25]北京环卫集团:春节假期爆竹皮比去年减少三成
- [ 02-25]今年春节全国重污染城市明显减少 污染程度减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