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www.fjnet.cn 2015-02-18 14:25:48   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春节特辑

习大大在17号的团拜会上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春节到来,“子曰师说”特别推出“网络书香·节日读书”中国文化微视频栏目第二期《春节——家训与家书》,给大家拜年啦!!

让我们在网络相约节日,

让我们在书里醉读中国。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第二期: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为你读书

(第二期)

春节——家训和家书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我是曹雅欣。

年,是我们的一个终点,每一年到头,我们在这里停顿、在这里回归;年,又是我们的一个起点,每一年之初,我们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出发。所谓“年年年尾接年初”,就是这样。

而年尾年初,我们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往往都是家。家,是一年到头,归来的地方;家,也是一年新岁,出走的地方。家,我们在这里安顿旧岁;家,我们在这里规划新年。

所以,家文化,几乎就是中国年文化的一个精神浓缩和集中体现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而家风,传承于家训里、体现在家书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家书,都是一个成功门第的家风展现。

在过年的时候,让我们也来读读这些经典的家训、家书,体味年文化中最重要的家文化。

好的家文化,能给奋斗的行者以智慧,能给漂泊的游子以温暖。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典型代表,要数诸葛亮,他给儿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诫子书》中,是这样传递着自己一生的智慧所得,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他是在说,君子的行为操守,是靠宁静来提高修养,是靠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真正的志向,不摒除干扰就无法完成远大的目标。学习要静心专一,才干要源于学习。不善于学习就无法增长全面的才干,不确立志向就无法使学习转化为成就。

诸葛亮这几句话言辞恳切、字字珠玑,他一生的波澜起伏、神机妙算,最后都洗尽铅华,呈现为平淡至极的教子箴言。让我们再体味一下《诫子书》中的这几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而家训里著名的《朱子家训》,从清朝初年问世以来,被很多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当做是“治家之经”,可以说,它不再仅仅是作者朱柏庐自己一家的家训,而是被推而广之地奉为中国共同的家文化。

比如其中说道: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吃一粥一饭的时候,也要想到这些粮食来之不易,用半丝半缕的时候,也要感念这些物资生产辛劳。这样的珍惜精神,与我们当今提倡的清廉节俭、“光盘行动”,是不是也非常吻合呢?这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再看,《朱子家训》还说: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看到旁人有了喜庆,不可心存嫉妒,看到他人有了祸患,也不可幸灾乐祸。如果做善事总想让人看到,那就不是真的出于善心善念;如果做恶之后怕人知晓、伪装自己,那才真的是恶人。

这些说的都是很浅显很朴素的道理,但是往往我们确实是需要提点、需要警醒。

——我们是否会因为他人的状况起落而气愤嫉妒、而情绪低落呢?“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句话提醒我们: 只有保持善良心性对人,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对己。

——我们你是否会因为做了好事无人知晓、默默无闻而感到愤愤不平呢?“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就如同美国一首诗里所说,说:“你今朝的善行,世人会在明晨淡忘;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多做好事。”

《朱子家训》里还说: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的目的是明白道理,而不是为了考试得利、一举得名;做官的目的是为国为民,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家显赫。我们现在常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果每天都能进步向上,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成就了,那么,似乎可以把考试的压力、把分数的高低看得淡一点;我们还常常说“反腐倡廉”、说“为人民服务”, 如果为官一任、对社会有所建树就是圆满,那么大概就可以把食色诱惑、把仕途升降看得淡一点。这就是:“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这些家训与家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文化,是修身齐家的文化,是诚意正心的文化,是服务社会的文化,是报效祖国的文化。在这样的家书、家训里,我们的家风是积极向上的,是温暖智慧的,是充满爱意的。最后,我们用现代史上大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的 《傅雷家书》中,一封饱含着浓浓爱子之情的书信,来为本期收尾:

亲爱的孩子: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家门里的爱是那么静水流深,深沉隽永却难有华丽的言辞表达,于平白口吻中尽显作为父母的牵挂与叹息,家文化就在这里体现。常回家看看, 最好的假期是有书香的假期,最好的家风是书香传家的家风。本期“家训与家书”,祝大家春节快乐,愿家家和美,愿家和万事兴。

网络书香·节日读书

(第三期)

《妇女节——书香女性》

3月7日上线,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