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阚枫)节前密集查办多名“老虎”,首次点名通报8起廉政履责不力案例,邀网友晒春节官场歪风,再选26家央企启动新年首轮巡视……羊年春节前夕,中纪委密集出招,以多角度的反腐震慑“严把年关”。
震慑招式一:“惩虎”
廉不廉看过年,这是中国民众对官场“年节腐败”现象的一句形象总结。“年关”之际,官方亦借此重要节点加码反腐,在官场形成震慑。
最显而易见的震慑,来自查办“老虎”。
2月13日和16日两日内,中纪委密集通报了6名省部级及以上涉腐官员查处情况,包括苏荣、秦玉海、武长顺和隋凤富被“双开”,杜善学被开除党籍,浙江“首虎”斯鑫良被调查。此外,最高检也在16日集中公布了沈培平、郭有明、陈安众等3名省部级官员被公诉的消息。
在发布上述“惩虎”消息时,中纪委的表述可谓措辞严厉。
在13日集中“双开”三名高官的通报中,首次出现“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等语句。
而对副国级官员苏荣的“双开”通报中,诸如“个人擅自改变组织决定”、“大肆卖官鬻爵”、“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等等,这些表述同样是首次在出现在落马官员的“问题清单”中。
震慑招式二:巡视
近期,反腐舆论场中的高热词汇,除了“打虎”,还有“巡视”。
从13个巡视点晒整改报告,到巡视反馈揭国企病灶,再到26家央企被纳入新年首轮巡视,中纪委另一招“年关”反腐震慑,无疑是来自巡视组。
1月底,13个巡视点集中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包括多地查处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表态治理官场“圈子”,体育总局反省体坛乱象等等,巡视整改暴露的“通病”与“新疾”颇受舆论关注。
进入2月,中纪委网站密集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的反馈情况。13份巡视反馈中,利益输送、选人用人成为“通病”,而诸如“吃里扒外”、“损公肥私”等,8家央企巡视反馈中的“犀利词汇”,更是引发舆论中对国企腐败的大讨论。
巡视马不停蹄。2月11日,中央再选26家央企展开新年首轮专项巡视,这轮巡视将在春节后就展开。中央巡视首次全部针对央企,巡视形式首次“一托二”,巡视队伍将扩员……“利剑高悬”的巡视反腐,再引外界期待。
震慑招式三:禁令
又逢“年关”,十八大后的“逢节必令”,2015年的春节自然也不会例外。作为反腐预警与震慑,针对今年春节的首个中央禁令,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发出。
去年12月25日,官方媒体播发中办、国办《关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务实节俭文明过节”、“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等纪律要求。次日,中纪委就印发《关于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务实节俭过节的通知》,在重申纪律的同时,还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和举报信箱。
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官方以禁令严防“年节腐败”的举措密集出台。除了部署中央的“规定动作”,一些地区还各有侧重,设计正风肃纪的“自选动作”,拉响廉政警报。
例如,宁夏规定,严禁用公款办茶话会总结表彰会等活动;福建要求不准翻新花样违规收送提货券等年货节礼;浙江的禁令里除了严禁公款大吃大喝,还要求参加私人聚会(休闲娱乐活动)和自费餐叙应注意形象,不能失态,不劝酒、不醉酒、不酗酒,更不得酒后驾车、酒后滋事。
震慑招式四:曝光
有禁令,就会有查处与曝光。在中央禁令发布后的一个月内,自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1月26日,中纪委连续5周通报62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855人。
而在距离羊年春节还有3天之际,2月15日,中纪委通报了8起履行“两个责任”不力追责典型案件。
违规发放考核奖金导致县委书记被免、纪委书记被处分,派出所违规收费导致公安局长被处分……这是中纪委首次通报廉政履责不力被追责的案例,春节前夕的这一曝光震慑,无疑是在向各级党委和纪委“加压”,督促加强监督执纪力度。
此外,中纪委的以曝光促震慑的招式还有“网友互动”。今年以来,中纪委网站的“每月e题”栏目,相继挂出“说说那些不堪重负的人情”和“讲一个春节的故事”两个网友互动话题,不仅邀请网友曝光年节里的官场歪风,还发动网友晒出逢年过节泛滥的“人情消费”。
可见,春节反腐中,中纪委在着力“清官风”的同时,亦在“正民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