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网信办依法治网工作的“开年第一炮”,“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近一个月以来获得舆论高关注度,公众举报踊跃。近期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对不法分子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一批涉案网站、账号被关闭,一批犯罪分子将受到法律严惩,人民群众感受到依法治网的希望,全社会充满推动网络空间清朗的信心。
国家网信办为何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又该如何做好这项整治工作?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家网信办又是如何做到“下狠招”“出重拳”的?记者带着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顶层设计部署根治网络空间痼疾沉疴
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指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强互联网管理队伍建设而采取的重要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从严打击网络非法活动,网络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网上舆论生态出现好转,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网络空间整体形势还没有实现根本性扭转。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们在开展专项调研和受理举报时发现,网络敲诈、有偿删帖等长期滋扰网络有序运行的痼疾顽症尚未根治,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问题还很突出。”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也指出:“我们的队伍总体上坚强有力、值得信赖,但害群之马还时有出现,有的干部在物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内外勾结,参与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非法活动,造成恶劣影响,为队伍建设敲响了警钟。”
为此,国家网信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2015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既当好指挥员 又当好战斗员
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这次“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国家网信办的角色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国家网信办当好指挥员角色的前提是先当好战斗员。
“管好别人先管好自己,坚决清理门户、严查‘内鬼’,切实防止‘灯下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拿自己开刀,遵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信念,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奉献、拼搏的互联网管理铁军。”该负责人语气坚决地对记者表示。“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零容忍,我们决不护犊,决不护短,决不心慈手软,发现问题一查到底,任何人都没有“豁免权”,查到谁就是谁。”国家网信办做出了“正人先正己”的承诺,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他们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的坚定决心。
据悉,专项整治工作分内、外两个层面同时推进:一是由网信部门牵头,联合电信主管、公安、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重点针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非法网站、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交网络账号及网络公关公司开展,为期半年;二是在国家网信办的领导指挥下,专门针对各级网信部门和网信队伍开展,为期3个月。
该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整个行动实行了创新性的巡视督导和量化考核制度。对工作不作为、整治不力、假整治、慢整治等情况进行督导,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实施多干少干不一样的政策,以调动广大网信队伍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三大数据库将“罪行”记录在案
为了让专项整治行动更加高效,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探索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比如,对举报机制的创新,国家网信办公布了24小时专人值守的、全国联动的举报电话和网站,并且做好保密工作,消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此次专项行动中,还将更加重视发挥互联网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行业监督作用等创新举措。
据该负责人介绍,“三大数据库”是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的创新亮点之一。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准备的时候,就已经在着手“三大数据库”的建设。这“三大数据库”分别是“网站和账号违法违规行为数据库”“重大典型案例库”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记录数据库”。三大数据库将把相关单位和个人违法违规的事实、性质和处理结果等详细信息记录在案,全面准确地记录违法行为发生及处理流程,可以方便地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
与这三个数据库配套的还有“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据悉,这“三大数据库”和“黑名单”将为网站及从业人员的年度审核和资质认定提供依据。也就是说,如果网站或者互联网新闻信息从业人员有过相关违法违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站的年审以及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即使有些网站和个人能够得逞一时,未来也肯定有被“算总账”的时候。”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以最近被约谈的网易公司为例,国家网信办在2月2日就2014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年检中发现的问题,约谈了网易公司负责人。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我们,就是要用这种“活生生”的案例来告诉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网站、相关从业人员,国家网信办是在“动真格的”。
查处大案要案 彰显决心和力度
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为了彰显依法打击治理的决心和力度,本次专项整治将把查处大案要案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坚决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社交网络账号,清理整顿一批违规地方频道,严肃查处一批违法公关公司和中介机构,依法惩治一批犯罪团伙和不法分子,并适时向社会公布查处成果和典型案例,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使全社会受到深刻警醒和教育。
据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案件查办工作中,他们将突出做到“四个坚决查处”:一是对互联网管理队伍清理门户过程中发现的“内鬼”坚决查处;二是对投诉举报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案件坚决查处;三是对敲诈行为频发、社会影响恶劣的网站和账号坚决查处;四是对黑网站、假记者、假新闻坚决查处。
采访中,该负责人强调,这次四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绝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要下狠招、出重拳,务求取得打击治理实效。希望广大受害单位、企业和群众摒弃以往嫌麻烦、怕报复等错误观念,积极进行举报。”他向广大人民群众承诺,将“进一步规范举报受理流程,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用法律武器净化网络空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好网络空间,必须法律与自律并行。“突出依法治网理念”也是四部门探索出的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之一。
2015年1月26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以“立二拆四”“上海21世纪网络敲诈”等为典型的十大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例,为整个互联网行业敲响了警钟。
“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现象的泛滥,说到底,是因为曾经有些法律的空子可钻。不过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法院不仅认定“有偿删帖协议无效”,而且支持“权利受到侵害者依法替自己维权”。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专项行动开始之前,相关工作人员曾到最高法进行调研。涉及到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的适用罪名主要有四个,分别是非法经营罪、敲诈勒索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这里,呼吁受到网络敲诈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应该存有“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给犯罪分子交一份被敲诈的钱财,就相当于助长了他们的一分嚣张气焰。受害者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另据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网信办坚持“开门办整治”。自“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开启以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接到了超过2000件举报,其中已向执法部门转交有效举报线索502条。面对这么多的举报线索,协调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分门别类,分发给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在接受采访时,协调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刚刚度过了一个“连轴转”加班的双休日。不过,在被问及最想向广大网友说些什么的时候,该负责人还是表示,“特别希望大家敢于举报、积极举报,不要心存顾虑。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不少线索,但是我们希望更多知情的网民朋友勇敢进行举报,让违法违规者无处遁形!网络空间需要大家共同治理,才能实现全面清朗。” (记者 柴莎莎 倪宏 苏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