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大气污染防治写进28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

2015-02-09 07:07:50 孙秀艳 吕中正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气污染防治,写进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地方两会有点儿“蓝”(热点解读·地方两会看生态 ①)

核心阅读

截至2月8日,已有28个省份召开了地方两会。这些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内容。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 2015年,各地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如何着力?

PM2.5治理成为“一号工程”内容

记者对比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各地大气污染的头号敌人多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专门说明了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与目标的差距,天津把PM2.5治理列入“一号工程”。

另外,中东部地区工作报告中对PM2.5减排的表述明显比西部地区要详细,有些省份甚至详细列出了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指标。

虽然改善空气质量的要求一致,但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论述内容所占篇幅也不同。

环保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有七个城市占据倒数前十,河北省大气污染减排面临巨大压力。在河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大气污染治理被作为2015年前三项的重要工作,报告中用上千字来阐明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成果与规划,可见其重视程度。与之相对应,也有地方的报告“轻描淡写”。虽然黑龙江春夏空气质量不错,但采暖季连续的重污染天气,已经广受社会关注,但报告中仅有两三句话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细化减排任务,蓝天目标具体精确

2013年9月,“大气十条”出台,围绕清洁空气这一总目标,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适合自身情况的空气污染防治目标。

其实,去年一年,严格的空气防治行动已为各地带来了更多蓝天。环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天数为241天,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比例由60.5%提高到66.0%,达标城市数量由3个增加到8个。

顺畅呼吸,成为百姓殷殷期待,各地政府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辽宁、安徽、重庆、福建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空气治理要让人民群众满意,河南提出要“严控污染物排放,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

北京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还有不少地方对空气治理提出了硬指标,甚至将蓝天数量指标具体化精确化。例如,重庆提出都市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40天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程度低于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还专门做了报告。这背后意味深长——各地制定目标的约束性越来越强,考核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铁腕治理,狠抓空气质量提升

面对大气污染,各地在报告中均表达了铁腕治污的决心,要为广大群众争取更多的蓝天。

陕西、河北等地提出要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天津、山西等地针对重点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手段“狠抓”大气污染;河北甚至不惜用“宣战”二字表达打好空气治理攻坚战的决心。

依法治理被各地所重视,北京、上海等地已出台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更是创造了地方法规当年通过当年施行的先例。江苏、安徽、天津等地也通过了本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于近期实行。用法律为污染治理保驾护航,正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围绕各地的年度治理目标,一些省份的措施十分具体。湖北省决定于5月1日起全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北京计划实施“核心区全面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取消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机动车,压缩水泥产能,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住宅产业化,开征施工工地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等多项举措。山西、陕西等省更是细化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的具体要求。

监测能力作为污染治理的基础,也被提到更重要的地位。江苏、江西、河北、宁夏等省份对“污染监测”下了功夫,如江苏提出要建成省市两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预测监报;宁夏加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等。

“联防联控”要加强,新治理模式将推进

盘点各地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联防联控”一词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西、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9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出现。这些地方大气污染呈现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单打独斗已难以解决问题,必须区域内联手共治才能出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气十条”以及新环保法对“联防联控”有了具体的表述之后,这一重要举措不再是设想,在河北、上海、湖南等地的报告中,“联防联控”的具体操作和成果,成为2014年工作回顾的一部分。

除常规治理措施外,各地都在谋求机制制度上的突破,一些新的治理模式也被写进了报告:河北提出,要协商京津建立生态横向补偿制度,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山东正在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第三方监测、定期公布、责任追究和财政补偿制度。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也在四川、安徽、山东、河北等地受到重视。另外,如合同能源管理、网格化管理等近年出现的新的治理、管理模式也被写进政府报告,可见各地治污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以新措施带来新突破。本报记者孙秀艳 吕中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