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5日电 台湾《旺报》5日刊文称,日本人质事件发生后,安倍为加强日美同盟,而借机争取在日本国会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相关法案。可以预估,如果日本沿着这条路继续走,日本国民的安全就越来越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未来将在传统、非传统国际格局中,同时付出更高的安全成本,但难以获得可持续安全。这就是安倍内阁面临的安全困境。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人质事件看上去是偶发事件,却是必然、也可以预见。从动机来看,是针对安倍在埃及配合美国打击“伊斯兰国”、援助埃及两亿美元,这是发难的直接原因。这种情况,在日本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非传统国际格局突起
2014年下半年,“伊斯兰国”开始在叙利亚、伊拉克坐大,成为美国主要安全威胁,标志着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个非传统国际关系格局,或者说,非传统国际体系已经形成。
传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是主权国家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消长、敌友关系变化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态势。“伊斯兰国”实际上是一个非主权组织、非政府的恐怖武装集团,利用叙利亚、伊拉克战乱异军突起,采取极端手段,形成全球网络,主要是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展开热战。国际恐怖组织针对美国为首的一极,已初步形成“隐形的一极”,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号称“圣战”的热战。
这种情况的发生,必然导致在非传统国际格局的框架内,表示参与美国发动针对“伊斯兰国”军事打击的一方,立即会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而殃及自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倍在讲话后,会引火烧身的主要背景原因。
其实,这种迟早会发生的危机,完全是可以预见、必然的。因为已知两个因素:一是像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安宁的、没有卷入过战争的发达国家,在宣布打击“伊斯兰国”后,都发生了有政治目的的暴恐事件。所以日本也会成为“伊斯兰国”暴恐行动的对象。
二是安倍竭力推行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具有针对中国而加强国际军事合作的一面,其国家安全战略仍然拘泥于传统国际格局中的大国博弈,而并不了解真正临近的安全威胁是什么,这必然导致国家安全战略的失误。
日本在战后和平宪法框架下,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战后日对美要求它向海外派兵一直持慎重态度,因为日本可以表示有本国宪法的制约,日本行使专守防卫政策,所以不能和美国一起在海外联合作战。
集体自卫权成双刃剑
但2014年安倍内阁决定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以来,可能发生质变。今年上半年将在国会审定、修改日本国内相关法律,使其参与海外联合作战得到国内法支撑。如果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相关法案,就可能实质上掏空日本宪法,下一步日本或许就难免陷入非国际格局中一场持久的热战。
如果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合法化,就可能受到盟主美国压力,要求参与协助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安排,那时日本政府就没有办法再说“不”了。
安倍内阁也许会说,我们不是要跟美国去海外打仗,是说在“日本国民生命和自由受到威胁”时才行使集体自卫权。可这次日本人质事件就是发生在中东直接威胁日本人生命和自由的人质危机。
美国会说这完全符合日本所说的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条件,所以日本一定要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而安倍内阁也许会继续表示“绝不向恐怖主义屈服”,为加强日美同盟,而借机争取在日本国会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相关法案。
可以预估,如果日本沿着这条路继续走,日本国民的安全就越来越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未来将在传统、非传统国际格局中,同时付出更高的安全成本,但难以获得可持续安全。这就是安倍内阁面临的安全困境。(刘江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