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楼市投资属性下降投资者渐离场 转向股市及理财产品

2015-01-29 07:3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网1月29日电(房产频道 陆肖肖)随着去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高位盘整的新常态,多数城市房价一路走低,居民的资金流向更多渠道,房地产日渐被投资者所抛弃,甚至有投资者想要卖房炒股。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去年楼市降温,房产的投资属性逐渐下降,尤其是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买房不再稳赚。但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价仍有上涨的空间,购房者可适时抄底入市。

房产投资不再“任性”稳赚 有购房者一年损失50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12月份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达68个,这也意味着这些城市的房价比一年前还要低,而这背后是购房者真金白银的损失。

北京的吴女士于2013年底购买了位于亦庄的林肯公园二期的一套房子,本想趁着楼市上涨的风潮稳赚一把,没想到却被套牢。虽然林肯公园二期的新房价格无变化,但二手房价却下跌了超过4000元/平米,房子价值跌了近50万。二手房卖不出去,吴女士随即提出退房,却遭到开发商拒绝,房子只好砸在自己手里。

吴女士的投资经验并不是个例,三明市的小李在去年三月份的时候,买了碧桂园的一套房子,当时的价格是8058元/平米,但去年年底,该楼盘的均价已经跌到了6300元/平米,“不到一年,我的房子价值就缩水了二十多万”,小李表示难以接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向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中国人普遍有着“买了房就要赚”的心态,即使是购买首套住宅,也带有非常强烈的投资心态,这也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康。

房产投资属性下降 有投资者欲卖房炒股

楼市的降温直接导致了居民投资流向的改变,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房地产投资”已退出了居民投资意愿的前三名,58.8%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的难以接受,未来3 个月内准备买房的居民占比仅为14.5%。

近年来居民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各种互联网“宝宝”产品走俏,银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双方更是卯足了劲比拼收益率。近来股市投资收益也普遍看涨,居民理财有了更多的选择。

曾经投资过多套房产的刘女士告诉中新网房产频道,“2010年买的房子到现在翻了将近3倍,但去年和2010、2011年没得比”,她表示,近期考虑把房子卖掉,把钱投到股市上去,去年7月开始到今年股市不错,好的时候能收益率能达到100%。

张先生最近也想把房子卖掉,考虑到以后孩子的上学问题,卖房的资金主要用来买套学区房,剩余资金考虑炒股,“慢牛比楼市靠谱,涨势也强过楼市。”

随着居民投资房地产的意愿的降低,房产的投资属性也在逐渐下调。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政策因素来看,自2010年开始的调控政策,造成了投资杠杆率提升、贷款成本的增加,限购限贷政策也从根本上抑制了住房的投资投机型需求。从市场因素来看,三四线城市产业驱动力相对薄弱,人口吸附力不足,在前几年楼市高歌猛进的时期,地方政府大量推地,导致商品房供过于求,房产失去投资价值。

另外,张大伟还表示,目前房价已经远透支了收入涨幅,过高的房价致使居民无力购买,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房需求。

业内:房产仍有投资空间 一线城市存抄底机会

在楼市“新常态”下,房地产已经结束了买房就赚钱的时代,购房风险增加。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投资空间不大,但一线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的动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从2014年来看,即使楼市降温,地价仍然高企,为房价上涨提供了空间。另外,201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也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下滑。

他进一步表示,2015年楼市出现止跌反弹的迹象,购房者可适时入市,仍有抄底的机会。

对于房产投资,郭毅也建议,购置房产还是要以改善居住为目的,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基数大,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也较为健康,可以在置业选择有所倾斜。区域选择方面,中心城区或者郊区的轨道交通沿线,保值能力较强。此外,投资应结合政府大的投资计划,投资力度大的区域,未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的提升将会更加迅猛,可为楼市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中新网房产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