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

2015-01-20 09:56:02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提升党性。批评和自我批评难以正常开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党性原则不强,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有了坚实的基石,就有了勇气和自觉。就会打破情面,有话讲到当面,真诚待人,实现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就会坚持高标准,不护短、不遮掩、不怕丑、不怕痛,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杜绝无原则的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

注重群众性。注重群众性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说,机关干部接地气很重要。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接地气就是要敞开门,通过面对面、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听群众意见,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让群众帮助查摆问题、开出良方,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

体现整风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和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刀真枪提意见。要将批评和自我批评贯彻到每一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环节中,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则不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排查、检修、扫除,照出缺点错误,找出差距,修身正己。

触及思想和灵魂。批评别人时,结合具体工作掏心见胆、直指问题,不怕接触矛盾,不放空炮,不就事论事、停留于表面,不泛泛而论、隔靴搔痒。自我批评时,把自己摆进去,查找问题产生演变的轨迹,勇于自揭伤疤、自戳痛处,深挖细剖,不遮遮掩掩、讳疾忌医。相互批评时,以促进工作为中心,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点到明处、说到痛处,不躲闪,不搞一团和气。

讲究方法。谈心和沟通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效方法,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谈心要出以公心,以工作和大局为重,不能戴有色眼镜,不能有偏见。要与人为善、诚心诚意、推心置腹,既讲自己问题,又指出对方问题,并且把关心、关怀、关爱送给同志,让人觉得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

建立健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说,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制度基础。生态的营造、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建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注重制度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最终还要靠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动,以制度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固定下来。河北省委规定每个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制度化的尝试。制度建立之后,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使批评和自我批评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增强科学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形式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增强科学性。在完善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谈心谈话、党务公开、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内生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目标明确化、程序规范化、内容公开化。探索运用新兴媒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方法,如采用电子邮件、发帖留言、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手段,扩大党员干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长效化。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闯关”,不能以为一次两次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关键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抓常、抓细、抓长,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切实执行,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才能达到风清气正的良好境界。

(执笔:朱文通 把增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