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渔业捕捞标准”
2015-01-16 15:53:50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琼 王琼 |
分享到:
|
多大的鱼才能捕捞 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布 若再放任滥捕,东海可能真的会变成“一望无鱼”。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全国首个《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可捕规格及幼鱼比例》省级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渔业标准”)。 这个标准将于1月31日正式实施,它对准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鱼的体型大小。通俗点说,小鱼不能抓了,不然会被渔业部门处罚。“严密保护好小鱼就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郑勤处长说,该标准重点规定了18种主要经济渔类的最小可捕规格等技术内容,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变渔业捕捞方式,改善海洋渔业群落结构,同时为渔业资源监管行动提供了处罚依据。 “渔业捕捞标准”起草人之一,浙江海洋学院副院长徐汉祥介绍,“渔业捕捞标准”确定的技术指标是我省海洋资源保护专家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同时借鉴了大量历史数据和国外先进经验,并综合考虑了我国、我省沿海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描述了最小可捕捞鱼的长度和重量。 他说,出现在“渔业捕捞标准”中受重点捕捞约束的比如带鱼、银鲳、海鳗等18种鱼有几个特点:生长个体大、市场认可度高、捕捞量大、经济价值高。正因为这样,这些鱼才成了鱼老大最想抓的鱼。 “想要抓这18种鱼,可以,但不能低于‘渔业捕捞标准’规定的最小可捕规格,否则会收到严厉查处。”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外经处相关负责人说,最近几年来,由于酷渔滥捕等原因,渔获物规格越来越小,幼鱼比例逐年抬高,四五公分长的鲳鱼、筷子般细的带鱼,数不清的鱼苗被做成鱼粉和饲料,经济效益低,直接造成重要鱼类产卵亲体数量和幼鱼产量下降,近海渔类资源几近枯竭。 “‘渔业捕捞标准’遏制了鱼苗抓捕控制‘源头’,短期内可能会使渔民的作业更加困难,但三五年后鱼类资源种群结构就会大为改善,并最终实现‘大鱼满舱’。” 钱江晚报记者还了解到,相关执法部门已经加强了以“三无”渔船、外省船以及渔运船为重点对象的海陆空巡查力度,将对违规捕捞行为进行严查。 |
相关阅读:
- [ 12-28]朝鲜渔业捕捞减少 吉林珲春海产品供应紧张
- [ 12-08]渔业捕捞许可证换证本月31日截止 请尽快换证
- [ 12-07]福建新版渔业捕捞许可证换发过半 换证时间截止明年年底
- [ 03-18]浙江渔业捕捞实行许可证制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