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专家从三个视角回应南水北调争议:不能只算经济账

2015-01-14 18:47:1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它要解决的是受水地区供水保证程度的问题,当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时,国家有能力有手段缓解这种危机,如果仅仅把南水北调作为一项简单的供水工程,把每年调多少水作为工程目标,很多问题都解释不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从规划到建设,围绕着这一国家工程的讨论、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的正式通水,这一历时60多年的水利工程再次受到广泛热议。

其中,有赞誉者,亦不乏质疑者。比如,造价高昂、调水成本过高、污染隐忧、受水区不愿用水等不一而足。近日,就此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认为,当下的很多观点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争论,理性地看待和评价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从战略层次重新认识这一国家工程的深远意义。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建立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基础之上,同时亦有缓解受水区生态危机之功能,更长远的意义在于构建“四横三纵”的全国水网格局。

许新宜深度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在他看来,“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它要解决的是受水地区供水保证率的问题,简而言之,当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时,国家有能力有手段缓解这种危机。”

他进一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置办的水资源“家底”,旨在为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解除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顾之忧,推动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算经济账。

“每个地区水资源用量都有一个基本负荷,这一部分主要是依靠当地自身水资源解决,我们称之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当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爬坡阶段,用水高峰来临时,调水工程就成为供水的保障。”许新宜认为,当下很多人包括部分业内人士对于南水北调的长远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如果我们仅仅把南水北调作为一项简单的供水工程,把每年调多少水作为工程目标,很多问题都解释不了。”许新宜说。

优先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

开工于2003年的中线工程,跨越半个中国,它从丹江口开始,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西部穿越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最终将长江水送达缺水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一期工程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

中线源头即是丹江口水库,许新宜将之比喻为北方的“大水缸”、“压舱水”。有了这个水缸,北方缺水严重时,就可以随时调水。譬如,2014年入夏,河南为了应对严重旱情,就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

许新宜从这一角度分析说:“之前有些地区为什么不用外调水?因为当时本地天然来水充足,没有必要调水,打个比方,我们缺钱的时候才去贷款,如果你有充足的资金,为什么还要去银行借贷呢?丹江口水库就发挥着类似于银行的功能。”

他进一步分析,调水应以水源地水资源储量为基础,95亿立方米调水量是多年平均调水量,并不是每年都要调95亿立方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浩对此表示赞同。目前,汉江水资源量超过500亿立方米,丰水年最大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枯水年最少调水量不足60亿立方米。

事实上,当年国务院在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时已经明确,中线工程调水的前提是在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用水162亿立方米的基础上进行。

王浩指出,在水源区丰水、可调水量多的年份,要先用多用被调水,受水区水库少供水多蓄水,尽量少开采地下水,使之得到休养生息;在水源区枯水、可调水量少的年份,受水区水库多供水少蓄水,并且可以适当地开采一定量的地下水,北调水只作为补充水源。

当然,南水北调为北方提供了用水保障并不意味着可以浪费,许新宜说,对于调水资源的使用始终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基本原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