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霸王河一角
在阴山上,人造的长城与天造的山脉几乎合二为一,而在这两个巨大的可视景观背后,隐藏着一条不可见的农牧分界线,这条线隔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即阴山以北的北方游牧民族和阴山以南的农耕民族。今天的乌兰察布市恰好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错地带。
中国正北方 民族融合地
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内,京津经济带与呼包经济带之间;东邻首部北京,距河北省张家口市195公里,距北京市430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距呼和浩特市不足150公里,距包头市304公里;西倚山西省,距煤都大同市143公里,北与二连口岸相连,距二连浩特市347公里,并与蒙古国接壤。
乌兰察布市,前称乌兰察布盟,为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级行政区域的专用名称。“乌兰”蒙古语“红色”之意,“察布”蒙古语“山的两翼高地”之意,“盟”是蒙古语“楚古拉干”(聚会)的汉译词。
据《绥远通志》记载,乌兰察布得于蒙语乌兰察布一词,即为红山口之意。红山口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东北25公里的大青山脚下,历史上为重要军事要塞。所辖六个部落旗于一定时间常常会盟于乌兰察布一地,接受清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的检阅和听取皇帝的诏命,将会合处的地名冠之为盟。清天聪六年(公元1633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6个部落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了乌兰察布盟之称。这一名称从清代一直沿用到撤盟划市。
乌兰察布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各兄弟民族杂居的地方,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共同创造了这里的文明。
远古时期,乌兰察布市山地“森林极盛”,故《史记》谓居此之民族为“林胡”。秦汉以来,到17世纪末一直还是山西木材的供给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这里曾是“草过于马背,择水而栖,择沃而耕,水草肥美”的优良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当时乌兰察布草原风光的真实写照。
乌兰察布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这里,出土过具有重大科研价值,距今900余年仍保存完好的契丹女尸;有成吉思汗三太子窝阔台创业的事迹;还有解放战争时期军调三人谈判小组代表驻地(集宁桥西)、老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今内蒙古阴山一带岩石上有“马鹿之迹”,即岩画。乌兰察布岩画是中国北方草原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子王旗查干哈夏图岩画、毕其格图沟岩文岩画、敖特奇沟岩画,察右后旗三井泉岩画,察右后旗八号地岩文岩画等。这些岩画最早创作于1万年前,最近的也有数百年历史。
乌兰察布境内有丰富的长城遗址,有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金长城(金界壕)和明长城等。战国时,乌兰察布区域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赵国为了防御匈奴和邻国的侵扰,在这里修筑长城。赵长城遗址长约170公里,在卓资县境内保存得较好。古老的赵长城不仅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万里长城的母体部分。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长城遗址最明显的是明长城,有“主边”和“次边”之分。目前,丰镇市、凉城县与山西省交界处的明长城遗址保存较好。
蒙古帝国时期,乌兰察布一带曾经是蒙古铁骑挺进中原的前沿,汪古部在这里为蒙元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立下显著功勋。在元朝的建立过程中,乌兰察布草原还曾是蒙古汗国的军事指挥中心。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曾经把九十九泉作为前沿指挥所,还在这里避暑消夏。如今,在辉腾锡勒草原还有窝阔台屯兵北伐时的兵器库和点将台遗址。在四子王旗有气势壮观的元代罕乌拉敖包遗址群,堪称世界敖包遗址群之最。元朝将乌兰察布草原划为元朝的腹里之地,直属于中书省,并将此地区提格,建有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还建立了10多座城镇,兴办孔庙。在净州路、集宁路发现的“文宣王庙碑”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集宁老虎山公园的山上。当时这里,草原生态得以恢复,畜牧业和农业都得到稳定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人们长期杂居,互通婚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曾是元朝重要的商贸中心,“南瓷北输”的主干线,后毁于战争。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被列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古城遗址中出土有七大窑系的瓷器,还出土了6件元代青花高足杯,是非常珍稀的文物,轰动了考古界。
明清时期,察哈尔部、杜尔伯特部、汉人、满人等都向乌兰察布草原涌来,乌兰察布地区成为多民族共有的家园。
抗日战争中,我军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和在全盟境内开展的敌后游击战,更使这里名扬四海;解放战争中,著名的集宁战役,就发生在今乌兰察布市市府所在地集宁区。
我国近代史上曾发生了3次移民潮,即“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从明朝中期到民国初年,晋西北一带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无数人背井离乡来到口外的包头、归化(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经商、谋生,这种移民活动被称为“走西口”。这其中,山西人最多也最为成功,他们不仅打通了中原腹地与内蒙古草原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使晋商文化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走西口”的移民潮中,乌兰察布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设宜居新城 打造绿色名片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撒盟设市,成立乌兰察布市。全市现辖察右前旗、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兴和县、凉城县、商都县、化德县、丰镇市、集宁区等十一个旗县市区。
然而“地下无宝,地上无草”曾是乌兰察布市的真实写照。“贫穷不会落地生根!”2011年8月,在该市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王学丰掷地有声地说,要发展就必须破除“唯条件、资源、政策”论,解放思想,大胆进取。
乌兰察布新一届领导班子审视市情,紧盯区位交通优势,变非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把发展定位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内蒙古西部对接京津冀的交通、物流枢纽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然而市政府所在地—集宁城区面积仅有36平方公里,要实现这一目标,放大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必须突破原有的“迷你”小城,拉大城市框架,集宁区和察右前旗平地泉组成了面积达144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
如何吸引投资者?乌兰察布市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以“三山两河”为重点,打造城市绿色名片。
围绕自治区建设草原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的发展思路,乌兰察布市根据市情,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成内蒙古旅游的前沿门户及首都的养生之地的发展战略,建设全面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草原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核心区,推进“一心两翼三大景区”建设,打响“吉祥草原、避暑胜地”品牌,深入挖掘察哈尔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
针对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该市加大了投入,2013年旅游景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较上年翻了一番,修通旅游公路181公里。2014年继续强化旅游产业基础建设,加快建设四子王旗大红山旅游公路、武川至格根塔拉公路、兴和县至苏木山旅游公路、科布尔至卓资县公路,民航集宁支线机场、京呼高铁等都在建设中,交通的便捷为游人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迅速做大旅游业。2011年引入的内蒙古恒信精工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在产业布局上,从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皮革业入手,投资12亿元,建成我国北方目前最大、最专业的皮革销售集散地——集宁国际皮革城,并被全国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如今,“草原皮都·乌兰察布”,这条在央视等多家重量级媒体黄金时段连续播出2年的广告形象片,使乌兰察布辽阔美丽的草原、凉爽气候、干净的空气、独特的人文以及生态宜居城市形象被全国人民知晓。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进展也呈爆发态势。卓资红召、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景区、察右后旗察哈尔火山草原、元代集宁路遗址文化产业园、前旗黄旗海湿地等重点项目签约额达30亿元。
乌兰察布是草原观光、体验蒙古族风情的绝佳去处。以乌兰察布市为中心,可以东西南北四面去游览遍布内蒙古的文物古迹。
夏秋季节,乌兰察布大草原蓝天白云、绿草茸茸、牛羊遍地、骏马奔驰、毡包点点,如莲花般的蒙古包里酒歌悠扬、肉奶飘香,服饰独特、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姑娘会向游客献上祝福的哈达、美酒。
“我来乌兰察布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十几年间,乌兰察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透射出一种自然美的韵味,这些是北京所比不了的,以后还会和朋友经常来。”北京自驾车友李先生由衷地说。
构建“长城金三角” 抱团融入京津冀
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内蒙古距离首都最近的地区之一,也是首都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俄蒙、欧盟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破题、区域合作蓬勃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启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构建的利好背景下,乌兰察布又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目前,由乌兰察布牵头,协同大同、张家口,面对面商讨修订的建设“乌大张”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已达成,并第一次以政府协议的形式,对合作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拟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联防联控、现代农牧业、工业产业、区域旅游、区域内贸易、现代化物流、科技交流、应急协同机制、水务合作和信息平台合作共十一个领域展开合作,携手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经济体。
随着乌大张三地深度合作的全面开启,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已开始联手发力,“抱团”融入京津冀经济圈。目前三地合作已正式进入“党政推动、市场带动、民间联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的版图也越来越清晰。
乌兰察布市旅游局局长秦斌说:“乌兰察布市、大同市与张家口市同处于蒙晋冀三省交汇处,地缘相连,自然条件相似,人文习俗相近,商旅相通,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往。随着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方便三市旅游资源互通有无,游客、产品、服务等紧密联系,市内31家旅游景区、酒店及旅行社组成了旅游联盟,并与北京、天津、太原等周边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拓3地旅游市场。”
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乌兰察布市在全国358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成为自治区唯一进入“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的地区,为打造草原和民族特色的食品安全文化提供了品牌支撑。近年来这个市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借力京蒙合作机遇,推动高品质绿色无公害冷凉蔬菜进入北京市场,目前,北京市场的马铃薯70%来自该市。
随着绿色、原生态概念的深入人心,农家游成为城市游客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新选择。该市旅游局瞄准市场,大力扶持化德县恒利绿色生态庄园、商都县德立海生态庄园、察右后旗巴音淖尔农家乐及各地草莓种植园等一批高A级农牧业休闲文化旅游点建设,令游客感受到“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的绿色、无污染美食,在田间地头体会种植、采摘、收获的喜悦。
作为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乌兰察布被誉为“中国薯都”;这里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主着陆地,故称“神舟家园”;这里是服务首都的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基地,其风力资源丰富,被誉为“空中三峡”……一个个绿色的名片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石毅皇甫美鲜 刘恒)
风沙之城的绿色蜕变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泉山
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驱车向东120公里,矗立着一座生态新城——乌兰察布。夏日里,驶入乌兰察布境内,道路两侧延绵不断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市区,星罗棋布的广场、公园,花团锦簇,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又一片的绿,让你仿佛置身南国,却有阵阵凉风告诉你这本是北疆。
同是这片土地,10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每到春天,这里如同一个巨大的“鼓风机”,遮天蔽日的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当地人戏谑,“一场风由春刮到冬”,生态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
如今,乌兰察布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脱胎巨变。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36%,提高到2013年的22.66%。2012年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市府所在地集宁区2010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城市。
这巨变得益于乌兰察布人对环境改善的孜孜以求,得益于他们对生态建设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乌兰察布横跨“三北”地区,是京津晋冀进入内蒙古的“门户”。特殊的地理区位,赋予了其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挡风源、保水源的特殊使命。
为了这份使命与担当,乌兰察布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拉启了生态建设的大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时对内蒙古提出的“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愿景,更加坚定了乌兰察布“生态立市”的信心。
5.5万平方公里热土上,掀起生态建设热潮。
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屯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实施,今天的乌兰察布甩掉了“地上无草”的帽子,展现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累计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工程2042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1557万亩,累计退耕35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126万亩。
——先后投入绿化资金150亿元用于公路两侧、城镇周边、村屯和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生态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全市森林资源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22.66%,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090万立方米。
市林业局局长刘治民说,大面积植树造林,达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目的,全市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一幕幕生态建设大戏轮番上演
提起集宁区白泉山生态公园,已在这里生活了30年的市民贺梅花感叹不已。
过去白泉山,是一处乱石林立、垃圾遍地的荒山。“现在你看看,绿树成荫、亭台掩映、鸟语花香,我天天晚上都来这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白泉山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氧吧”。2010年开始建设以来,占地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中,已栽植各类树木300多万株,实现了春夏有花,秋季有果,四季常绿景观。今天,登上公园新建的观景楼望去,满目尽绿。
同样启动于2010年的霸王河生态景观工程,为中心城区打造了一处长14公里、宽300米的水域景观带,两岸绿化带宽700米、绿化面积650万平方米。一度成了臭水沟的霸王河,如今波光粼粼、鸟语花香,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灵气。
中心城区集宁区加大以“三山两河”为重点的生态景观建设力度,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到2013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5.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化德县实施了造林绿化“1234588”工程,推进省际大通道绿化,西山森林公园及东林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向阳绿化基地、县级义务植树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绿化基地建设,城区四大出口绿化,实施绿化工程进村庄、进社区、进园区、进机关、进学校及城镇“八街八路”绿化工程。2014年完成人工造林3.3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800多万株;各乡镇都建起了1处不低于1200亩的乡级义务植树基地。
兴和县在城区绿化上,处处体现着建设园林城镇的理念。推进了以城区道路为框架、街心小公园为点缀的街景绿化工程,以黄花梁生态园为辐射的景观绿化和规模绿地建设工程,以前、后河为核心的滨河景区绿化建设工程,以景观大道为轴心、两翼为主体的迎宾公园建设工程,城区变绿了更变美了。 2012至2013两年间该县就建成城区绿化项目十余项,投资2.6亿元。
凉城县通过大力推进山区生态绿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大义务植树力度等一系列绿化措施造林绿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到2013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09%,林草覆盖率61.8%,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98.62万立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每个旗县都建成了1处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和万亩生态公园,涌现出像商都县军民共建义务植树基地、北京军区集宁义务植树基地、卓资县九曲山生态公园、凉城县猴山生态公园、化德县西山公园等一大批典型生态基地。生态建设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不懈努力换得丰硕果实
谈到植树造林的艰辛,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建功深有感触。
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注定了乌兰察布植树造林的困难。如今这漫山遍野的绿,背后是多少林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汗水和努力。
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风大、干燥,先天不良的气候条件,使抵御灾害成为这里植树造林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里栽树,稍大一点的苗木都需要四面搭放支护架,有的还要盖上防护罩。
这样的条件,无形中增加了这里树木管养的成本,使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变得“精贵”,植树的人也分外的操心受累。但乌兰察布人不畏难,也不怕苦,硬是把这个荒芜的地方,打造成了绿色的海洋。
为了保证成活率。林业科技人员也用了不少心思。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引进推广了应用坐水栽植、树盘覆膜、大苗浸泡48小时以上、小苗蘸泥浆、针叶树容器苗造林、应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苗木成活率。
卓有成效的生态建设为广大农牧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连年的生态建设使全市有800多万亩柠条可利用,近年来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等地结合柠条平茬复壮项目引进企业进行柠条精深加工,为禁牧舍饲提供饲草来源。
各地利用林地优势,发展林下养殖业,化德县、丰镇市、察右中旗在退耕地内搞柴鸡、贵妃鸡、珍珠鸡、鸿雁等林下特种养殖业,全市已发展10余家养殖场,养殖禽类30000余头。丰镇、凉城、前旗、卓资种植日光温室樱桃、树莓、油桃等设施林业3100亩,将林产业延伸到高效农业领域。
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宜商的效应。据统计,2014年1至9月,该市共接待各地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4亿元。集宁区更是成了商家青睐的“香饽饽”,一些著名商业连锁企业如肯德基、红星美凯龙、维多利等纷纷抢滩。(乌云夫)
“乌大张”筑梦“金三角”
在内蒙古东西狭长的版图上,西有呼包鄂金三角,东有锡赤通、阿海满经济区,位于中部的乌兰察布是全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建设实力不足和城市发展的被边缘化,成为制约乌兰察布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
当渴望冲破“瓶颈”实现跨越发展的乌兰察布人再一次翻开地图,直线距离不足两百公里的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和张家口市,在京津冀经济圈和呼包银榆经济圈之间的三角地带上赫然凸显,并在区域合作蓬勃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启动的利好背景下,正由一条携手发展的“金线”清晰相连。
一个区域萌生一个契机
“乌大张”三市区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共辖42个旗县市区,总人口1078.8万人。从雁门、代群到张垣特区再到察哈尔特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使三市人民的血脉里融合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绵延雄伟的长城构筑起三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观。
“乌大张”三市同属能源矿产富集区和生态功能区,有着极为相似的资源禀赋和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在能源产业方面,大同是“中国煤都”,煤炭生产输出占有很大份额;乌兰察布是自治区和国家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是“西电东送”的桥头堡;张家口则正处于华北较大的电力负荷中心,三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下游能源产业链条。
在产业转移方面,大同近年来加大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从“中国煤都”向“太阳能之城”转移;张家口因距离北京较近,是国家治理雾霾重点城市之一,工业项目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急需进行产业转移;乌兰察布目前在园区平台建设、电价、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已是内蒙古地区最优惠的城市之一,被列入国家区域性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对于承接大同、张家口地区煤化工、煤炭储配、机械制造等产业项目具备成熟的发展条件。
直面如此利好条件,一个联手发力、抱团“突围”的想法在乌兰察布的决策层日渐成熟:充分发挥三地地缘相邻、生态相同、习俗相近、商旅相通、产业互补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地区间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商贸旅游互联互通,着力打造高效联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合作体,努力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联手推动“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区、协作区,并设法让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种想法达成一种默契
有“想法”就会努力寻“办法”。一时间,有着同样想法的“乌大张”三地在发展“金线”的牵引下,有了抱团突围的默契。
依傍着这一“默契”,乌兰察布决策层率先倡议联手大同、张家口共筑长城金三角,全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跳出”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入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思路,增强区域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大战略,同时更是“乌大张”三地深度融入京津冀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佳战略选择。
2014年8月18日至19日,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首届联席会议在乌兰察布隆重召开,会上签署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协议》和五个专项合作协议,并特邀专家做了专题讲座。以此次会议为节点,三地合作正式进入“党政推动、市场带动、民间联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合作必须产业先行。随着各协议的相继签署并加紧实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乌大张”区域项目合作正迅速铺开。截至目前,三地合作项目已达100多个。同时“乌大张”三地联手共建绿色蔬菜基地的工作已开始实施,三地所有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的信息正在汇总梳理,围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全方位市场开拓等环节,三地各相关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助推下,正在加紧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并大胆尝试,一个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建设“联盟”正一步步结成。
一个梦想使三地成为一体
随着“乌大张”经济合作区的建设,110国道兴和段至张家口交界处等10多处“断头路”被同时列入规划,三地分头施工,共同建设。同时,三地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内部交通衔接,一方面完善省际通道、国道,另一方面畅通对外交通枢纽,加快大张、集张城际轨道和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切实推进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地路网的对接,真正实现三地交通的互联互通。此外,随着新机场在集宁区的落户,“老邻居”大同和张家口也正在把触角延伸到这里。
“乌大张”一体化交通方案显示,到2030年,三地主要城市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将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大域量的区域交通体系,形成两个小时公路交通圈和一个小时高铁交通圈,坐火车从乌兰察布到北京的时间也将由目前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
道路建设不仅可以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更会让多个产业互动起来,而最先“动起来”的往往是旅游业。
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已完成了三地旅游产业对接,签订了框架协议,并举办了首届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目前,三地联手,拟将集宁区“三山两河”生态游、凉城岱海环湖游、察右中旗黄花沟草原游、察右后旗火山游和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华严寺以及张家口的桑洋河谷、大境门风光游精心整合,让30多个最佳景点共处一条精品线路,并在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首届联席会议上推出“旅游一卡通”,届时,游客不仅可以一张通票游三地,同时还能全程享受住宿、餐饮等多项优惠服务。
随着同城待遇、医保支持、联合培训等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加之异地就医、就业、社保、养老、教育等民生“门槛”被逐步打破,可以预想,一个共享共建的幸福圈,将在“乌大张”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完美“闭合”。(李秀珍)
到草原吸氧 让心情放飞
察右前旗大淖尔
乌兰察布是20世纪我国第一批对外旅游目的地,这里四季分明,春如地毯般轻柔,夏如少女般秀丽,秋季如金色海洋,冬季则银装素裹。
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依山西,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北靠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车程都在1-3小时。京藏高速(G6)和京新高速(G7)以及国道110、208高速横贯乌兰察布草原,公路、铁路线纵横成网。正在建设的呼市——北京高铁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乌兰察布只需1小时就可到达。
乌兰察布大草原是国家级避暑胜地,夏季平均温度18度。在这里,可去看蓝天白云,信步于青青草场,与爱人相会于月夜敖包或去数那苍穹里的星星,酷热、喧嚣、压抑、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历史上北魏太祖皇帝拓跋珪、元太宗窝阔台、清康熙帝玄烨等众多名人都曾在这片草原上休闲养生、消夏避暑,留下史迹。
流传千古的北魏民歌《剌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就是乌兰察布大草原。如今的乌兰察布作为草原地质博物馆依旧形态百异:这里有绿草如茵、鲜花似锦的高山草甸草原,有簇绒地毯般的典型草原,有3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草原,有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和戈壁草原。“到草原吸氧,让心情放飞”越来越成为时尚。遥远的蒙古长调和悠扬的马头琴为游客讲述着草原的故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品尝舌尖上的草原。
在被誉为“塞外天湖”的4A级岱海温泉旅游区和4A级察尔湖景区,游客可以戏水冲浪、沐浴温泉,放松身心,品尝当地绿色有机特色小吃;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4A级苏木山森林公园,是游客登山静养呼吸负氧离子的绝好去处;在“草原富士山”—察哈尔火山地质公园,可同时欣赏草原地质奇貌、领略人文自然景观、体验察哈尔民俗风情。
当游客步入乌兰察布,就穿越了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碰撞融合发展的灿烂文明史;来到乌兰察布,能重温从长城到边塞金戈铁马的历史;当凭吊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元代集宁路遗址时,会感叹曾经承连欧亚古代茶丝贸易商旅要道的辉煌;还可去参观受到毛主席高度关注的、震惊中外的集宁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来乌兰察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这里的特产如莜面、荞面、马铃薯、冷凉蔬菜、杂粮等都是绿色保健营养食品;全市8家四星级酒店可以满足各种会议的要求,而价格却不到同类城市标准的二分之一;交通便捷选择余地大,成本低;每年7月25-31日的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传统祭敖包、中国集宁国际皮草节、岱海滑雪节等特色节庆可体验不一样的风情;北方最大皮革交易中心—集宁国际皮革城可满足豪购皮草的欲望。这就是让人着迷、令人向往的乌兰察布。(刘恒)
沉醉于辉腾锡勒草原
辉腾锡勒风电场 方忠达 摄
辉腾锡勒是蒙语,汉意寒冷的高原,或冷坡。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草原腹地,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地形。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总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由于地形的特殊,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两崖壁立,蜿蜒伸展。
辉腾锡勒草原上有一条很深的沟,以绚烂的黄花闻名,故又名称黄花沟,沟里有小河流水,沟两边山石嶙峋,呈各样形态。
辉腾锡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平均最高温度为18℃。每年五月至九月,这里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这里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型草原,地处阴山北脉、大青山东段,系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质遗存,地质构造复杂多元,山林间遍布的火山岩距今已有一亿年的历史,地形地貌素有“大青山地质博物馆”之称,这里环境气候独特,有“六月雪、三伏天”等天象奇观,是不可多得的塞外避暑旅游胜地。
每当盛夏,一望无际的黄花沟草原上鲜花似锦,绚烂夺目,遍地的黄花与淡蓝的胡麻、洁白的百合、嫩粉色的五彩石竹、黄灿灿的金莲花、红艳艳的山丹丹花等上百种各色鲜花争奇斗艳,构成了黄花沟这片独一无二的“神奇百草园”。
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曾有“九十九泉”之称。据当地传说,九十九泉之水天旱不减不降,天涝不增不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九十九泉名气很大,历史上多位皇帝曾在这里留下足迹。《魏书·太祖本纪》载,“(天赐三年)八月甲辰,(太祖拓跋珪)行幸犲山宫,遂至青牛山。丙辰,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石漠。”
成吉思汗第三子,元太宗窝阔台曾把黄花沟作为前沿指挥所,至今黄花沟还留存有窝阔台屯兵北伐时的兵器库和点将台遗址。一排排矗立在草原沃野中的苏鲁锭代表着蒙古族心中至高无上的战神,重现着当年大汗挥刀战的神圣与威仪。
在辉腾锡勒草原上,奇峰巨石、山峦秀颀、森林茂密、古柏参天,蓊郁苍翠的怪柳林与白桦林造就了独特、静谧、幽深的黄花沟草原奇观。哪怕是秋意深至,也能带给您如童话国度般的美丽感受。
“神葱岭”、“双驼峰”、“卧龙峰”、“佛手山”、“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等天然景观让游客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也能犹然聆听到它们诉说的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神话故事。这里不仅天象奇特,更是观赏壮美流星雨的宁谧圣地,浩瀚无际的草原星空让夜空中的万般奇观更加神秘莫测。
作为全亚洲最大的风电之都,矗立在沃野中的上千台风力发电车也构成了辉腾锡勒草原上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线,与高山草原上的日出日落一起,形成一幅壮丽的草原天宫图。
辉腾锡勒草原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这里有诸多战国和秦朝时期的古长城遗址。行走山林之间,仿佛犹听昔日金戈铁马、嘶声长啸;驻足峭崖之巅,恰似犹览当年雄关漫道,气壮山河。在草原的山间,还掩映着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众多岩画,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记载。
敖包文化是蒙古族的精神家园。辉腾锡勒草原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在这片神秘多姿的高山草原,可以观草原风光,睹地质奇观,品民族风情,赏蒙古长调……(石毅)
卓资山熏鸡
卓资山熏鸡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传统名食,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
卓资山熏鸡用当地饲养的草鸡加多种调味料,经煮、烟熏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其个大体肥、色泽红润、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闻名于华北各省、长城内外。
卓资山熏鸡的生产和加工,还要追溯到百年前。由于这一带的鸡个大肉嫩,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将其加工成卤鸡出售。当时,卓资山镇里仅有三四户人家加工卤鸡,只是向周围村镇和来往于平绥铁路的客运列车出售。但是,由于工艺简单,味道一般,远远谈不上什么名气。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张兰太两师傅来卓资山镇开了熏鸡铺。两位师傅取定县熏鸡和当地卤鸡之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卓资山熏鸡独特的制作工艺,其特点为红润、酥嫩、鲜美,色、香、味皆佳。卓资山卤鸡由于味道、色泽方面都明显不如熏鸡,所以,熏鸡在市场上迅速取代了卤鸡,知名度和销售量同样是与日俱增。
1956年在全国熟食制品展览会上,卓资山熏鸡与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誉为中国的“三鸡”。1986年卓资山熏鸡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名优产品,1989年又在全国熟制品评比会上获“优秀产品”称号……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臻完善,20世纪40年代开始,卓资山熏鸡走向了中原地区。由京包、包兰、包太等几条途经卓资山的铁路线将令人垂涎欲滴的卓资山熏鸡带到了全国各地。
相传,有一个叫李三的山东人乘坐火车返回故乡时,由于没有什么其他礼物可以送给故乡的亲朋好友们,于是在途经卓资山火车站时,买了20只熏鸡,由于整个行程2000余里,历时将近一个星期,所以他担心在盛夏酷暑中这些熏鸡会坏掉,但回到家乡时,他却惊奇地发现这20只熏鸡依然香气四溢。从此,李三成为卓资山熏鸡的义务宣传员。
正是因为卓资山熏鸡的风味独特与携带方便,使其在全国的知名度逐步上升。(石毅)
乌兰察布赋
石毅
塞外漠北,有明珠也,维乌兰察布。俯黄河,倚长城;托幽燕;拄太行。揽日月之精华,钟造化之神秀。边疆故地,塞外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物产丰富。
宇宙混沌方开,阴阳乾坤初定。是时,斯地古陆,矗茫茫汪洋之中,览滚滚波涛之壮。沧海桑田,星移斗转。造物一念,斯地遂成。战国赵地,匈奴故土;先秦置郡,北魏设都。融诸族,汇万姓。造化无言,情自深切。年淹代久,积渐自雄,良有以也。
千年古地,文化昌盛。胡服骑射,武灵创举;明妃出塞,夷夏福音;太宗纛起,继天骄之伟业;北魏开国,展英雄之豪情。老虎山巍峨,铁马雄风依旧;集宁路富庶,商贾旅客云集。沧桑岁月,前朝遗迹,尽显风流。
旧时月下,环岱海群落,园子沟窑洞,绵延千秋。游牧农耕,蒙情汉俗,同生共济,水乳交融。民间艺术,原生文化,鲜活新颖,引人注目。马头琴悠扬婉转,马奶酒醇香甘洌。察哈尔婚礼,精彩纷呈,草原风情,乡野气息,歌舞欢腾,内涵丰厚;东路二人台感情奔放,旋律热情,节奏明快,语言质朴,句法整齐,乡音土语,山野风味,风格独特,久盛不衰。蒙汉文化之精粹,乌兰察布之独有。
览乎浩浩纵横,风水宝地。寥寥长风寄,雄浑绝太古。千里宝地,一方热土,东接冀北,西连首府,南达晋中,北望阴山;四旗之辖,五县之统,集宁旧嘴,丰镇古都;山地森森,沃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牛羊肥壮。老虎山头,松林叠锦;杜尔伯特,神州家园;卓资熏鸡,闻名天下;丰镇月饼,享誉南北;奥醇美酒,浓郁芳香。
今之乌兰察布,炯炯乎日新,煌煌然月异。撤盟设市,革故鼎新;重组大业,日日维新。铁道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枢纽,五纵七横;工农商贸,比翼齐飞;风火协力,电送九州,空中三峡,得天独厚;天然牧场,畜产丰富;中蒙药材,走俏港澳;草原皮城,誉满全球;地上金豆,中国薯都。察哈尔工业园横空出世,潜力无限。物流产业,如火如荼;冶金化工,方兴未艾;百业勃兴,水起风声;经济实力,节节攀升,人民生活,日日向上;和谐画卷,盛业永昌。
集宁新城,气象万千。霸王河水,碧波荡漾;林苑霞蔚,花圃云蒸;清泉流石,明月疏松;怪石玲珑,抚而生趣;草木迷离,坐生画意;曲水旁通,幽径复返。驰怀之极,游目之胜。蹊径百步景色异,春风十里气候新。风月无边共气清,水天一色同山明。
巍巍盛世,海晏河清。众志成城,虎奋龙骧。万物生辉,百业勃兴。乌大张,区域合;晋蒙冀,金三角;通欧亚,接西北,环渤海,联京津……放眼来日,乌兰察布市之大志向,大目标,大战略,必假“中国梦”之雄风万里扬帆,扶摇直上。
乌兰察布,丰庶富饶,宜居宜业;神奇壮美,和谐熠熠!
乌兰察布,鲲化鹏游,骏业日新;福祉骈蕃,克昌厥后!
乌兰察布,荒荒坤轴,悠悠天枢;往来千载,造妙自然!
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蒙古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位于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是自治区五大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草原4A级景区,这里因“神州”系列飞船降落而闻名中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草原人民在这里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节。1989年至今,每年公历7月25日至31日,在这里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那达慕大会。
岱海旅游度假区
位于凉城县美丽的岱海湖畔,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水面约130平方公里,呈椭圆状,有“草原天池”之美誉。古往今来,岱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其“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自然美景。 (方忠达/摄)
察尔湖
国家4A级景区,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境内。旅游度假区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景区群峰起伏,连绵不断,山清水秀,如诗如画;苍山含翠,绿水多情,是以农业观光、水上娱乐、登山及拓展训练、马术培训、游船快艇、房车营地、滑冰滑雪、低空飞行、新能源应用体验、狩猎打靶、少年儿童夏令营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
位于丰镇市境内,是乌兰察布市海拔最高点。这里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到处有奇峰绝壁,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浓郁,构成了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
九龙湾
位于卓资县西北部,在旗下营镇和红召乡境内。九龙湾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态宛如九条龙横卧在大青山间而得名。
九龙湾旅游区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称,名胜景点多达20多处。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树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秘的洞为密汁洞,最古老的庙为召庙。九龙湾以层层叠叠的森林为背景,以悬崖峭壁为屏障,以奇花、异草、泉水、瀑布、山溪为点缀,构成“塞外桂林”景色。
察哈尔火山地质公园
察哈尔火山共有20余座,位于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各火山口形成了穹状、岩渣、混合火山锥等四种特征的火山锥,具备了中心式火山喷发的全部特征,地质专家惊叹这是保存完好,举世罕见的火山群奇观。核心景区草原、火山、湿地、庙宇、湖泊相互依存,7个天然湖泊布局呈北斗七星状,加之察右后旗地处我国正北方,实为奇观。
图说乌兰察布 城市影像
优美的城市居民小区
集宁新区(方忠达 摄)
集宁战役纪念馆
乌兰察布体育场
乌兰察布图书馆
(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