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处置骚乱。 图②严格训练。 图③救济灾民。图④街头巡逻。 图⑤保护大选。
□本报记者刘子阳
1月11日,中国首支赴塞浦路斯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联合国塞浦路斯任务区,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塞浦路斯是公安部派遣维和警察的第9个任务区。2000年1月12日,15名中国警察第一次身着中国警服,头戴蓝色贝雷帽,代表中国走出国门,飞往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国——东帝汶,从此揭开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据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巡视员朱明介绍,15年来,公安部共向东帝汶、波黑、科索沃、利比里亚、阿富汗、苏丹、海地、南苏丹、塞浦路斯9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2138人次。
执行任务舍生忘死
荷枪实弹、防弹衣、巡逻装甲车、残垣断壁、零星的死尸,经常遭受飓风袭击,蔬菜瓜果奇缺,维和人要时刻面对这些情况。
2005年6月29日凌晨4时,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贝莱尔参与营救人质行动,成功救出一名国际红十字会雇员,抓获13名匪徒。
2008年4月,中国维和警察远赴距海地太子港200公里的莱卡执行平暴任务。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处置大规模游行示威19起,强行驱散骚乱人群39处,清理路障45处,抓捕骨干分子25名,10天内恢复莱卡地区的治安秩序。
2009年6月30日,两名被拐骗至东帝汶首都帝力的中国女青年在我维和警察的全力营救下成功脱险,一个涉嫌贩卖人口和组织卖淫的窝点被捣毁,解救另外9名妇女。
而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警察完成维和勤务、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同时,抗击埃博拉疫情200余天,受到全世界瞩目。
维和警察为战乱国家的百姓筑起防火墙,也让在外华人吃上定心丸。
2008年5月,东帝汶的波波那若地区,两名福建籍华人被歹徒围殴,生命垂危。中国维和警队迅速展开紧急援救,及时将重伤员空运至首都医院进行抢救并为伤者献血。
2013年1月,南苏丹伦拜克地区爆发武装冲突,炮火逼近中国援助工程工地。中国维和警察带领联合国装甲车队,成功解救出受困的26名中国员工和1名正在遭遇抢劫的中国司机。12月15日,波尔地区爆发武装冲突,又是中国维和警察排除各种困难,最终使用联合国装甲车解救3名同胞突围,一直护送他们安全登上联合国飞机。
严格甄选优中选优
据了解,2000年3月,公安部成立维和警察工作领导小组。同年4月,设立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警察工作处,同时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8月,建立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朱明告诉记者,全国有近200万名警察,能到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培训的不到2000人。中国维和警察绝对是千里挑一。
寂静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啪、啪、啪”,一阵射击声过后,百米开外的靶子上10发子弹98环。这一幕发生在培训中心夜间射击科目的训练场。
培训中心几十公里外曲曲折折的盘山,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数十辆印着蓝色“维和”字样的越野车来回穿梭。这里是中国维和警察进行野外拉练的场地。
为确保每一个中国维和警察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公安部严格执行联合国甄选标准,优中选优、优胜劣汰。从选拔招募、专业培训、实战演练,直至派往任务区执行任务,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
2005年年底,海地太阳城新森林地区盘踞着四五股非法武装,大肆制造绑架、凶杀等恶性案件。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决定实施突击行动,解救人质并摧毁非法武装分子据点。中国维和警察主动打头阵、清障碍,与友邻维和部队、防暴队密切配合,共抓获武装团伙成员32名,近100名武装分子迫于威慑交出武器,有效地扼制了太子港恶性案件的高发势头。
身怀绝技敢于亮剑
中国维和警察始终把维和任务区当作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战场,当作展现中国警察风采的舞台,当作展示中国大国形象的阵地。
2008年11月,赴苏丹维和警察孙东兴发现警署的房子年久失修、严重漏雨,根本无法使用,虽经多次申请,却苦于政府没有经费。孙东兴便省吃俭用、筹集资金,最终凑齐了所需费用,修缮了警署。
维和警察总部参谋长罗莎女士评价:“对东兴警署而言,‘东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联合国的名字。”
2008年11月7日,海地“诺言”学校发生坍塌事故,中国维和警察第一时间开赴事故现场。他们身披50多斤重的装备、冒着近40℃的高温,坚守事故现场120余小时,圆满完成救援、安保任务。海地总统普雷瓦尔授予他们“国家骑士勋章”。
赴利比里亚中国维和警察在营区空地上创造性地开辟出一片“非洲好江南”。他们挖走杂草乱石,拉来泥土填平地面,撒种、施肥、浇水,种上丝瓜、黄瓜、小白菜、空心菜、豆角等蔬菜,解决了维和队员的吃菜问题。
中国维和警察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传递出充满自信的“中国声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他们是“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
本报北京1月11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