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盘点李克强成绩单:他是破壁者、拆墙人

2014-12-27 21:14:31  来源: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陈晖  
分享到:

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手拿着象征义乌商业传统的拨浪鼓。

市场经济的鼓手

中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农业民族,义乌人送了李克强一面“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李克强把代表着商业传统的拨浪鼓转赠给国家博物馆。

11月20日,李克强来到位于浙江金华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此前的义乌刚刚从“双十一”的忙碌中缓过劲儿来,这是中国商人近几年自己创造的一个节日,也是异乎寻常的销售奇迹。今年11月11日这一天,天猫平台的交易总额就超过了571亿。

这一年,国务院出台的各种政策,都是在解除网络购物的各种桎梏,以及从卖家到物流快递业身上的束缚。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老商户、创始时的股东之一何海美,为李克强送上一面象征着义乌商业传统的拨浪鼓。

何海美告诉《博客天下》,这面鼓是50年前的旧物,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手中收购而来,“那就是过去鸡毛换糖的鼓,脏脏的,也不敢洗,怕一洗就破了。”

何海美对这样的拨浪鼓并不陌生,1978年前后,她在义乌街头卖画片儿,相纸上印着明星的头像和歌曲的词谱。

摇着拨浪鼓的老汉们买下她的画片和别人家的糖果走进乡村,被鼓声惊动的孩子们把家里杀鸡煺下的鸡毛交给打鼓的老爷爷,视鸡毛多少,从大块的姜糖上敲下来一块拿去吃,或者换画片儿去玩儿。打鼓老人们则把鸡毛分类,好的卖给做掸子的,一般的卖给做肥料的人沤肥。

这是最古老的商品经济,但在1960年代,则要冒着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没收和批斗的风险。即使在那样的岁月,这种商品交换也仍在暗流涌动。

李克强接下何海美的拨浪鼓,告诉她:“我知道,我以前也听过义乌的鸡毛换糖。”

何海美接着对李克强说:“30多年风风雨雨,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现在的市场是全国乃至全球购物者的天堂。是我们农民创业的基地,也是全国大学生创业的基地,还是老外在义乌淘金的地方。”

李克强说:“义乌小商品是中国的名片,这个礼物很珍贵,浓缩了义乌精神,应该要把它转赠给国家博物馆。”

这是何海美对话过的最高级别的官员。1981年,卖尼龙袜子和童装的何海美攒了五六万元,却惶恐地不敢花,在街头摆摊的她可能随时都会被“红袖章”扣货或者罚款,她一度想着“算了”,准备把钱存起来,找个工作上班。

何海美用挣的钱买了一台电视机,在电视上她认识了义乌县县委书记谢高华的脸。有一天谢书记路过附近的时候,何海美拉了几个一起摆摊的姐妹,向谢书记诉苦。

那是一波强大的力量,义乌人要富的决心推动着谢高华,在2012年,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书记曾回忆往事,当初他调研的结果是:真正“投机倒把”的小商品售卖者是极少数。为此,义乌在1982年9月放开了小商品市场。

现在这部关于针头线脑的创业史诗以这面拨浪鼓为媒介被收藏进国家博物馆。

那天,市场上的人还送给李克强一面新拨浪鼓。他们告诉总理,现在的义乌就像这面新鼓,有两只“耳朵”,一只是实体市场,一只是电子商务。

义乌国际商贸城给义乌做了一个“义乌购”的平台,让所有的实体店都有了一个自己的网店。

李克强看见这个非常高兴:“你们线下的做网店更有优势,因为你们有店面,客户更信任,你们主动应对电商挑战的态度特别好。新的东西对旧的东西可能会有冲击,但是我们不能让新的退回来,旧的形态要自我提升,跟上新事物的步伐。”

在李克强筹划的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的方案中,电商和上下游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他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专门有这么两句话:

“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在这两句承诺的基础上,国务院也确实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0月8日,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免税额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这对做小生意的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李克强特地询问几位店铺老板是否享受到国务院出台的为小微企业降费清税的政策,特别是最新提到的“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免税额提高到3万元”政策。

李克强说:“如果有人来违规收费,你就拿国务院文件给他们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