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农业现代化 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将扩围

2014-12-24 07:3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晖  
分享到:

中新网12月24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总结了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机械化和劳动生产率低、现代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和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严重、流转不畅等问题,必须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和确权颁证,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发挥城镇化对现代农业的带动和反哺作用。

农业发展面临挑战前所未有 需推进农业现代化

会议提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挑战还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应用和机械化程度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二是专业化分工层次低,现代生产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严重,集体土地流转比较困难,农民的承包权、宅基地和不动产怎么颁证确权,生产要素没有充分流动;四是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公,城乡之间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平等;第五是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空村空巢的情况严重,农村资源、人才和产品等单向流到城市,没有回流。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扩大确权颁证试点

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避免“非粮化”“非农化”。

徐洪才分析,粮食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要坚持18亿亩的红线不动摇,更要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会议也强调,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徐洪才建议,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使城乡土地能够公平竞争流转,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保障集体土地征用流转中农民收益分配权的落实;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农民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第三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商贸服务跟上;第四则要加大金融服务对三农的支持,包括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资本市场要服务于现代化农业,为农业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2-23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表示,明年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再选择8至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

发挥城镇化带动作用 解决好“三个1亿”问题

会议要求,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单打独斗。”徐洪才指出,必须要发挥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带动作用,还要将“新四化”融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遗风异俗,导入现代文明。

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发展PPP模式,在水利、道路、环境等方面吸引社会投资。徐洪才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这些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会议还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中新网财经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