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出访开启中国、东盟合作新前景
2014-12-21 10:01:52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
分享到: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地时间19日,经过10个小时、8000多公里的夜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从中东欧的巴尔干半岛抵达了他此次欧亚三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泰国曼谷。在曼谷,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还与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中国和泰国铁路合作与农产品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仪式。 从今年10月在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到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李克强几次与新任泰国总理巴育在外交场合碰面,都在大力推动中泰铁路和农业合作。 19号当天下午,李克强还会见了中泰两国的记者。关于中泰合作,李克强这样告诉记者,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境内建设一条800公里长的铁路,这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不仅有利于泰国商品的出口,也有利于中国游客快捷到达泰国。 李克强:由于这条铁路是用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中国装备是高水平的,它的建设会有利于中国装备的升级,中国的出口升级和中国富余产能的利用,是中泰双赢的好事儿。 社科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利平认为,中泰铁路的建设除了能够拉动沿线城市和地区经济增长,也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升级。 许利平:我觉得这是就整个东南亚来说,是第一次用中国的标准中国的装备来新建铁路,那么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一个升级,就是说修建铁路是我们装备的一种升级,还有一种是对于我们合作的一种升级,更深的一层含义,充分的利用我们中国的一些富余产能,可是推动地方高铁的合作,高铁的合作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转移我们这些方面的产能,可以说这种合作双方都有好处的,可以说是一个珠联璧合的结果。 关于《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李克强表示,泰国是世界上大米和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规模之大也只有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可以吸纳。 李克强:我们这样做也是出于中泰友谊的考虑,将有利于泰国米农,胶农,将会使中泰友谊更加深入人心。我还提议,中国和泰国可以就农产品合作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可以抵御国际初级产品市场波动,价格走低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巩固中泰合作,也有利于使中泰贸易走向平衡。 近年来,中泰贸易迅速增长,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泰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中泰双边的贸易额将达到一千亿美元,但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是中泰之间存在多年的老问题,许利平指出,《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不仅能解决贸易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能稳定泰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许利平:实际上中国并不追求对泰贸易的一个顺差,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的结果呢,这个结构性的问题,那么中国可能要更多的进口一些泰国的产品,这次签订协议一方面是,泰国的农产品找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稳定了农产品国际市场的价格,因为如果说他没有和中国签订这些协议的话,随着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话,对泰国出口的影响这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觉得这次的签订农产品协议,无疑对解决泰国农产品这种出口还有破解中泰贸易不平衡的困局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当地时间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并发言,这是李克强首次出席该会议。与会的有来自涉及流域内的老挝、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五国的领导人。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六个国家,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高级别会议是领导人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致力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包容、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在发言中说,中南半岛五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是中国在东盟近邻中的近邻。中国愿同五国一道弘扬睦邻友好传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民生改善,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为实现本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李克强:中国与大湄公河流域国家是好邻居、好伙伴,同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深化合作是民心所向。中方愿与五国共同努力,构建中国与中南半岛邻国深化合作的新框架,迈向大湄公河流域全面发展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同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这是李总理与五国的共同的期许。许利平认为,这个期许和此次会议的主题——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其核心在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五国之间的互联互通。 许利平:互联互通不只是铁路的互联互通,还有公路的互联互通,以后还会有海陆的互联互通,此外还有一些人员的互联互通,所以互联互通应该是未来十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觉得这一次会议的主题是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怎么做核心还是要缩小地方的贫富差异,然后特别是在减贫方面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还有更多的推动这个地方的互联互通,整个的话把它作为一个我们一带一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对方的一体化。(记者 刘乐 李思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