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管不细 下级管不了 记者采访的贪腐官员不少都是手握大权的地方“一把手”,谈起自己的贪腐原因,他们一致认为,现行权力运行中的一些制度设计漏洞和权力监督虚置,是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重要原因。 海南省儋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在任职期间虚开发票中饱私囊,四年时间报销各种接待、差旅费超过四百万元,超出规定职务消费的5倍多。其中一次,仅四天时间就报销了15万余元。而这样明显的违规,政府财务人员却慑于他的领导身份不敢多说,放任其违规报销。 明显违规无人敢言,一些权力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也给了领导干部贪腐的便利。权晓辉以他负责的政府主办赛事、演出活动为例,这些项目核算并无规矩可循,其布景、灯光、道具等设计制作价格空间大,主持人、明星也缺少市场价格参考,一些相同档次活动核算甚至相差数倍,加上缺乏专业评审机构,自由操作空间相当大。仅他本人就利用担任一些赛事和活动负责人的职务便利,夸大账目概算,套取财政资金,同时还收受了某机构500万元回扣和一家公司225万元贿赂。 曾担任安徽皖北某县县委书记的刘某在落马后对记者反思道,一个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往往权力至高无上,到处都是说好话的,几乎没人提意见,更没人敢指出其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这使得一把手往往处于没人监督的“真空”之下,成为无人约束的“自由人”。 “县委书记在地方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只要想管什么都能管。”刘某表示,自己在县委书记位置上几乎感受不到约束,上级能管但具体过问很少,管不到管不细;同级根本管不了,纪委书记“平级不平”,只能监督下级,还要他签字同意;其他下级更是不敢管。 不少落马官员指出,中央提出县委书记要管“三重一大”,即重大项目、重要人事、重大经济社会规划,以及大额度资金调度,但没有量化,都是原则性语言,难以具体落实。由于没有权力边界和量化管理要求,县委书记抓全面往往变成抓全部,常委会上只要书记一开口,其他常委都不敢说话。本来常委各有分工,县委书记不直接分管房产、土地,但找个名目搞了一套联席制度就可以亲自抓。 势利之交“潜规则”盛行 值得关注的是,落马贪官们几乎都是从人情往来开始走上自己的腐败之路,而在剖析被“人情风”刮倒的原因时,除了自身信念不坚定,他们普遍都有种被官场“潜规则”裹挟,不主动适应就被孤立的想法。 中部某地的一位计生部门负责人在任职期间,持续受贿13年,每笔都不大,不少都是下级节日送礼。他在狱中坦言,“潜规则”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虽然他曾经担任过纪检书记,但终究没有敌过“潜规则”的侵蚀。他说,“逢年过节下级来送礼,我很难推辞,因为我也要给上级送礼。这种潜规则大家都在做,领导也都知道。看起来危害不大,但实际上对整个官场风气影响很大,让人慢慢麻木了。” 记者采访发现,官场“潜规则”一方面是受社会不正常的价值观冲击而形成;另一方面,也与地方一把手的作风有很大关系,一把手的错误导向往往成为带坏风气的关键。 安徽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治淮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他曾在部队接受过传统教育,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也曾对身边的一些吃喝送礼歪风看不惯,但很快就有人反映“他不合群”。张治淮说,听到这些话后,他的思想开始慢慢有了转变,有些事情也不自觉地融入进去,后来当上一把手后,更有恃无恐、带头搞吃喝送礼这一套。 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因受贿被判刑后,该县约80多名“送礼干部”被免职。他反思自己在干部任用上的错误导向恶化了官场生态,带坏了干部队伍。由于收受了许多干部的钱财,他对送钱送物的干部往往给予提拔重用,形成“干的不如送的”思潮,人人争相送钱走捷径,一些干部甚至奉行“事事钱开路”的原则,在花钱买官成功后,再用自己的权力生财,收回“成本”,甚至产生“利润”。一些地方受一把手用人行事的不良影响,官场生态中跑官、买官、卖官、送官、保官乱象丛生。“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很快重用”成了生动写照。 当前,要实现“不想腐”目标,加强官员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净化官场生态,扭转异化的“事事钱开路”和“靠人身依附”获得提拔晋升的价值观已成当务之急。“如果对过年过节的送礼查得紧、要求严,对腐败抓小抓早,或许官场风气就不会发展到后来这样,或许我也不会因为贪腐成为阶下囚。”一位受贿官员在狱中悔过道。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杨玉华、凌军辉、傅勇涛、胡锦武、苏晓洲、李鹏翔、杨守勇、叶前、邹俭朴采写) |
相关阅读:
- [ 12-16]贪官“雅贿”金额如何认定?
- [ 12-16]贪官以利为绳编织共腐关系圈 逆淘汰用人催生黑文化
- [ 12-16]被抹掉的“贪官墨宝”有没有给润“润笔费”?
- [ 12-12]媒体盘点贪官们的“逆天语录”和“逆天行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