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十大经济政策 改变你我生活
2014-12-10 10: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7、老有所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点评:《意见》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二为一”。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促进人口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稳定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预期,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8、根治大气污染——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 国务院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点评:今年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令人印象深刻,而雾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超标所造成的。《行动方案》硬化了指标,量化了任务,强化了措施,在进一步明确必须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基础上,又要求各地区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增长,从根源上治理大气污染。 9、居者有其屋——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 自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发布,2013年全国改造各类棚户区320万户以上,2014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为加快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开了好局。但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棚户区中,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棚户区改造中仍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建设跟不上、项目前期工作慢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201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 点评: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从这几年实践来看,扎实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既能改善民生,又是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棚户区改造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不仅能够增加投资,而且能够带动消费,可以有效消化钢铁、建材、家电等上下游产能和产品。 10、5万亿产业蛋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点评:意见出台,一张以做大5万亿元体育产业蛋糕为目标的宏伟蓝图也就此展现于世人眼前。这也意味着,体育之于全体公民而言,也将跳出一味追求冠军、金牌的固有思维,转而投身孕育巨大商机和满足人们强身健体以及各类体育消费需求的大市场建设上来。 |
相关阅读:
- [ 12-10]GDP增速料将下调至7%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常态
- [ 12-10]新常态下经济调控要有新思路
- [ 12-10]外媒聚焦中央经济会议:中国稳中求进 动力仍十足
- [ 12-10]专家:经济增速下调将为调结构促改革赢时间空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