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王蒙寄语新闻工作者:用传统文化诠释核心价值观

2014-12-06 14:37:41 鲁博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著名作家王蒙寄语新闻工作者

用传统文化诠释核心价值观

光明日报北京12月5日电(记者鲁博林)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的第64期“记者大讲堂”5日在京举行。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实价值认知”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王蒙首先提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于优化世道人心。“《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主张从仁爱之心出发来管理国家。只有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做正确的事,也才能掌好权力。”王蒙认为,《论语》和孔子学说为代表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维系传统社会的和谐完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理想性对于老百姓而言尤具亲和力,这也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座。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涵养了人心的是非观念,培育了人们的是非本能。”王蒙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而“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则是其中的两根支柱。“通俗来讲,君子之道,就是要求一部分人必须保持先进性和原则性,能够顾大局识大体,由此对国家社会起到一种道德监督和文化监督的作用;而中庸之道,则体现出中国人制衡的智慧,使我们凡事不偏执和走极端,从而在大政方针上能做到‘一以贯之’。”

谈到对传统文化具体借鉴的方式,王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孔子思想中的政权,主要是教化之权,是上行下效的体系。而《论语》所言的“见贤思齐”和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最终也凝聚成为党克敌制胜三大法宝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传承中,对学习的强调是一脉相承的。

讲座主持人、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主任彭程总结说,求知识不同于做学问,读书也许不能带来大富大贵,却能让我们心态平和,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关口作出正确的抉择,“王蒙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有助于加深新闻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一名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好记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