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门槛高了,“苦差”多了,“国考”真的“降温”了吗?

2014-12-03 06:53:47 吴燕婷 董璐 杨稳玺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吴燕婷 董璐 杨稳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30日在全国31个省(区市)46个城市的90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近90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从统计口径看,报名和参加考试的人数均比去年下降了10万人左右。

于是许多人高呼:这是“史上最容易的国考”。然而,记者从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中了解到,“国考”“降温”的或许仅是“硬指标”。实际上,门槛高了,“苦差”多了,“国考”不是想报就能报了。

从硬指标看国考“降温”

从报名人数、竞争比、实际参考人数、热门职位竞争烈度这几个“硬指标”看,“国考”确实没那么热了。

【报名人数下降】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招考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计划招录2.2万余人,共有141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比去年减少11.5万。

【竞争比下降】据统计,2015年“国考”竞争比达64:1。与往年相比,已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其中,2014年的71.9:1;2013年的约为107.2:1;2012年的约为117.7:1;而2011年的高达133.7:1。

【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下滑】据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数据,今年考试共141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05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近90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5.5%。

相比去年,“国考”有152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其中,111.9万人报名确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99万,参考率约为88.5%。

【热门职位竞争烈度降温】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今年报考情况,有3个职位报考比例超过2000:1,比去年减少了7个;报考比例最高为2674:1,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报名人数减少为哪般?门槛高了,“苦差”多了

然而,记者了解到,“国考”各项“硬指标”下滑背后,主要存在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等客观现象,由此在报名阶段便过滤了一部分名额。

【现象一:资质门槛较往年高】有专家分析,本次招考,更多的招录机关在招考职位上做出针对性较强的细致要求,报考审核环节也更加严格。

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国考”的广州考生澎澎告诉记者,往年对于某一职位的招聘条件相对宽泛,最近一两年对每个职位的条件细化均比较清晰,这样一来很多岗位不是你“想报就能报”。

此外,基层工作经历也是一道硬门槛。据中公教育统计分析,本次考试中央及省级以上66%的职位对考生具有基层工作最低年限要求,占招录人数的54%。

【现象二:边远地区职位增加,不少考生望而却步】从《2015年公务员考试职位信息表》可以看出,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依然坚持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且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一些基层岗位明确备注了工作条件艰苦、经常出差、需值夜班等,对于女孩子来说,一般就不考虑这些‘苦差’了。”刚刚参加完2015年“国考”的陈岚说。

【现象三:“报个名试试”的情况减少】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报名纪律约束更加明确,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诚信行为将列入诚信档案库,报名注册更加规范,这些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随意报考和试考的一些“水分”。

“国考”或难言“降温”

实际上,基于公务员的稳定性及社会认可度,公务员仍然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特别是在一些就业机会不多的二线城市,“国考”仍难言“降温”。

“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师弟师妹想要挤一挤这条‘独木桥’。”曾经多次参加国考、如今在兰州一家医院工作的马强说,“仅从稳定性和社会名望来讲,公务员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此外,对于一些工作机会远远少于北上广深的二线城市来说,“国考”可以提供为数不多的“体面工作”。“我是从13年决定参加‘国考’的,但上次因为大意没有过线,今年我辞去工作一门心思在家里复习备考。”26岁的常康对于这次‘国考’期待已久。

2010年本科毕业的他本在深圳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因家庭等原因于2012年回到了陕西某地级市的家乡。在家乡的几年里,常康先后做过技术、销售等工作。“但都不如意,我是学测控的,和大城市比家乡对口工作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实际上是比较好的选择,‘学而优则仕’,相信‘国考’在很长时间内还是会比较受欢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