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华工 身份将确认 沉没112年后,承载着499名华人遗骨的“文特诺”号蒸汽货轮,近日其位置在新西兰霍基昂加港附近被确认。不过,随着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逐渐掀开面纱,关于如何处置沉船上发掘出的文物以及尸骨归属问题,也引发了当地华人组织的不满。 今晨《法制晚报》记者对话了新西兰华联总会前任主席杨惠芳女士,讲述船身残骸发掘过程之余,揭开引发争议的矛盾所在:新西兰纪录片制作人约翰·艾伯特并未知会当地华人,拿取船上物品。 “我们感到震惊及不满,船上的遗体及遗骨是我们的祖先。”杨惠芳说,“华人社会希望这些遗物能归还给我们。”并称最近发现了许多“文特诺”号上的先人的名字。 发现沉船 “海上墓地” 成受保护的考古遗址 法制晚报:“文特诺”号沉船位置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杨惠芳:我们知道船体残骸在目前的确切位置已经很多年了,因为当地渔夫在捕鱼时,渔网经常被牢牢挂住,且拉网时发现了一小部分船体残骸。根据船体大小猜测水底躺着的应该是失事已久的“文特诺”号。 今年5月,因遗址的重要性并为了规避海上打捞人员和救援人员去动历史遗物、打扰海上墓地,“文特诺”号遗址已经被官方宣布为受保护的考古学遗址,任何人都只能参观,不能移动或者取走船体残骸和船上物品。 法制晚报:那为什么现在“旧事重提”? 杨惠芳:这主要是因为新西兰纪录片制作人约翰·艾伯特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了其搜索小组在“文特诺”号被宣布为受保护的考古学遗址之前拿取的一些物品。 法制晚报:艾伯特率先发现了沉船? 杨惠芳:根据艾伯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2012年,他就开始寻找“文特诺”号,当时他们找到一个船东夫妇——约翰和琳达,夫妻俩表示知道沉船位置,然后带着艾伯特到一个地方,说这下面就是“文特诺”号。 然后艾伯特请专家做了一些探测,发现下面的确有沉船,但是那时候还不知道海底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且因为沉船在水下约150米深处,所以需要专业的潜水员,而新西兰本地没有这样的潜水员。于是2014年1月份,项目组从澳大利亚请来了专业的潜水员,第一次下水进行确认工作,当时因为天气条件不好效果不理想。2014年4月份,又从澳大利亚请来了一批潜水员,下潜了2次,每次25分钟,录下了清晰的图像,同时也取回了一些船上的物品,根据船体以及对于取回物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确认这个沉船就是当年的“文特诺”号。 法制晚报:艾伯特都取回了什么物品? 杨惠芳:根据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艾伯特取回的遗物包括一个舷窗、一盏灯、一个小铃铛、一个小瓷盘以及机舱车钟,但是艾伯特同时表示,可以发掘的还有更多。 引发争议 遗物被动 华人指责“不顾我们的传统” 法制晚报:此事引起了当地华人不满? 杨惠芳:在艾伯特擅自拿去沉船遗物前,并没有知会当地华人及华人组织。对于那些不顾我们传统文化以及后代家属意愿而单方面采取行动,我们表示担忧。 当时,我前往记者会,但不知道发生何事。我们事前没有收到通知,也没有人咨询过我们,对此,我们感到震惊及不满,船上的遗体及遗骨是我们的祖先。而已经确认在沉船上的华裔商人徐肇开,其玄孙徐颖德表示,他知道艾伯特进行拍摄,但对方从没提及取遗物。 徐颖德称,这是墓园,是灵性之地,道德上应该知会。 法制晚报:你们目前在进行交涉? 杨惠芳:我们华人社会希望这些遗物能归还给我们,将遗物留在新西兰,因为这是新西兰重要的文物,尤其对于在新西兰的华人来说很重要。 现在,为了取得满意的结果,我们需要咨询各方的意见,包括华人社区和后代家属。目前这些工作都还在进行中,我们正在跟新西兰政府商量妥善的解决办法。 法制晚报:难道你们不想好好安葬遇难华工吗? 杨惠芳:“文特诺”号在水下150米深处,已经沉没112年。我们华人觉得如果能不动遗址是最好的,就让它沉睡在海底,不要去打扰。现在想去一个一个识别谁是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被冲到岸上的部分遗骨,将会被重新安葬,而其他大部分遗骨,在长达112年的海水冲刷下,估计已经被埋入海底的沙子里了。 所以我们觉得,陆地上有一个可以祭祀的地方就可以了,海底的遗址就不要再动了,这是对先人的尊重。 百年往事 华人移民新西兰始于19世纪,当时南岛奥塔哥地区的金矿吸引了来自广东的淘金者。淘金者们初到之时都曾打算挣到钱后返回家乡,然而由于疾病、穷困等原因,他们中有些人最终客死异乡,没能回去。 1902年10月,新西兰华人慈善互助组织昌盛堂租用了英国蒸汽货轮“文特诺”号,要把499具华人遗骨运回他们的中国故乡安葬。 历史解封 先人身份 未来可能将公布 法制晚报:船上那些先辈的身份确定了吗? 杨惠芳:最近我们发现了许多当时可能在“文特诺”号上的先人的名字,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目前还没有公布名单。现在能确定当时在“文特诺”号上的只有徐肇开一家。 名单公布以后,很多华人家庭可能就会发现,当年登记失踪的先人就在船上。毕竟,村里有家族图谱,可以往上追溯。如果可以找到更多的后代,这是我们很乐意看到的事情。 法制晚报:这些人都是矿工? 杨惠芳:虽然一提到当年华工就都以“矿工”来描述,其实当年那一批华人并不都是旷工。这些华工基本都来自广东省,当时在新西兰以聚居的方式生活,彼此照应。这些先人在去世之前,预先已经将钱付给了华人社团,确保自己死后能魂归故里。 这在当时都不是什么秘密,华工们年老的时候都会尽量回到家乡。而对于客死他乡的华工来说,只能运回遗骨。 法制晚报:沉船上的遗骨都有何去向? 杨惠芳:1883年确实曾组织过一批遗体运送回国,而且当时很成功。不过,那一批遗体也没有留下多少记录。此外,当地毛利人曾埋葬了“文特诺”号上被海水冲上岸的遗骨,他们把遗体埋葬起来,不过有些埋葬地点现在已经不清楚具体位置了。 法制晚报:“文特诺”号的发现,有何特殊意义? 杨惠芳:华人最早到新西兰是1840年,而我们就是这些华工的后裔。这证明中国人很早就来到了新西兰,在当地工作和生活,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特诺”号的故事更具有历史说服力和历史价值。 这些早年去新西兰打拼的中国人通过勤俭持家、重视家庭的价值观念为新西兰做出了贡献,为后来的华人发展奠定了根基,打下了基础,加固了中新关系。 (实习生 何四芬 记者 张洁清) |
相关阅读:
- [ 02-21]新西兰华社清明将举办祭拜活动 纪念“文特诺”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