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银行存款利率未随央行下调 专家:利息一降存款就流失

2014-11-26 07:35: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银行存款利率未随央行下调专家:利息一降存款就流失

中新网11月26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央行在两年多之后再度降息。分析称,降息对中国实体经济和股市都是利好。出乎预料的是,降息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下降,有的甚至上浮20%。专家表示,此次降息意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并非货币政策转向;要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需有数量政策工具的配合。银行不降低存款利率主要是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对存款竞争,谁敢降,存款就立马流失。

降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央行决定,自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所主任曾刚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在宏观经济存在下行风险的背景下,降息是针对宏观经济的总需求管理,对于稳定经济和控制金融风险,改善企业生存环境都有好处。在微观层面,客观上一定会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在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降息旨在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降低贷款利率会对以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的小微、三农以及房地产企业产生一定效果。

利率市场化加剧竞争 银行不敢降存款利率怕存款流失

尽管央行降息,但是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没有往下调。据中新网财经频道了解,16家上市银行都没有执行降息后的基准存款利率。

截至11月25日截稿,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招行的一年期存款都是执行降息前3%的利率;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等4家银行则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10%,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25%;另外,光大、平安、华夏、中信、南京和宁波等6家银行都上浮到顶,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对此,曾刚分析,央行降息是不对称的,之所以银行没有降低存款利率甚至出现了上浮,是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打开了存款利率上行空间,加剧了银行之间揽存款的竞争,银行降低利率肯定会导致存款流失。三季度银行业的存款整体是净减少的,如果降低利率,存款会更变得少。

“短期内,银行的息差会收窄,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下,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存款稳定性也会下降。”不过他认为,现在银行盈利水平还是比较高,通过不对称降息使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找到一个平衡。当企业的盈利水平上升,实体经济企稳,长期来看对银行是有利的,因为银行毕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不对称降息会制约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空间,因为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了,还面对坏账的压力。为此,曾刚建议,银行一定要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转型和找准定位,找到自身的客户群体做好服务。

马骏表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定价能力,为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创造条件。此外,在降低基准利率的同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范围可以防止出现由于单纯提高利率上限所导致的利率上行的压力。

数量政策工具调整是未来货币政策应有之义

尽管降息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专家认为,光靠一次降息可能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有市场机构表示,此次降息打开了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窗口,市场仍然预期降息降准。

曾刚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降低融资成本不是一次降息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降息是央行释放的一个信号,通过基准利率进行引导利率下行。要降低融资成本必须要有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相结合,通过配套的数量政策,增加市场的资金量和流动性。

“没有存款,银行也没法发放贷款。”曾刚表示,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比较高,可以考虑通过降准或降低存贷比来增加资金供给,只有这样资金的价格才能降下来。

他认为,通过降准、定向降准或者像之前的PSL、MLF等数量端的政策调整来增加流动性是未来货币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新网财经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