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 凸显文艺灵魂
2014-11-25 09:24:05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定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与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光芒,对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具有很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对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精神,在当代主要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之源,改革创新是促进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文艺界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各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创作生产精品力作为中心环节,着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表达,是当今时代的“道”、当代中国的“魂”。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以文载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贯道”,他的门人李汉则在《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贯道之器也。”纵观历史,无论先秦的《诗经》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抑或近现代经典文艺作品,尽管对“道”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以“文”承载民族精神和美好理想的愿望是相同的。无道则文不立,道弱则文不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文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爱国主义影视创作、重点文学作品扶持、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等精品工程,创作生产更多有筋骨、有情感、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用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褒扬的,什么是应该否定和贬斥的。发挥文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积聚和传播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成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
相关阅读:
- [ 11-24]武夷山“小茶人”成弘扬家庭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 [ 11-22]深化改革须推进依法治国 两年来首度降息为哪般 传播真善美 弘扬正能量
- [ 11-22]林则徐后裔现身长汀 弘扬爱国主义并推动当代禁毒
- [ 11-22]传播真善美 弘扬正能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