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教堂、祈祷……这本来是一串与“神圣”紧密相连的词语,最近却与血腥、悲伤、愤怒形影相随。你一砍刀,我一斧头,巴以局势再次让世人不安。发生在犹太人口中的“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的一切,让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第三次巴勒斯坦“起义”的不祥味道。
唉,又乱了
据路透社报道,18日,耶路撒冷一个犹太教堂遭到袭击,4名犹太教士和1名警察死亡,两名袭击者在与以警察交火中被打死。报道纷纷指出,这是耶路撒冷6年来最血腥的袭击。看到这条消息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声称,此次袭击事件是为了给一名巴勒斯坦公交车司机报仇。这名司机16日晚被发现吊死在公交车内,以色列警方的验尸报告说是自杀,但巴勒斯坦人认为他是被犹太极端分子所杀。
袭击发生后的两个小时内,数十名以色列安全人员突袭了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社区贾巴尔·穆卡伯。据称两名袭击者居住在该社区。安全人员对他们的房屋以及种满橄榄树的小山喷洒催泪瓦斯。亲属们表示,警方逮捕了年龄较小的袭击者的父母、3个姐妹和1个兄弟,以及较年长袭击者的妻子、母亲和5名兄弟。
新的一轮“以暴制暴”似乎开始了。自今年7月以来,巴以地区安全局势就开始恶化。3名以色列少年的死亡和随之而来的1名巴勒斯坦少年的被绑架与死亡引燃了新一轮巴以战火。不久前,以色列称,因担心穆斯林青年聚集闹事,一度关闭位于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结果导致局势“高度可燃”。
啊,有危险
前段时间,以色列宣布关闭阿克萨清真寺的时候,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就谴责此举如同“宣战”,一些媒体甚至开始低呼,“第三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正在逼近”!第二次起义发生在2000年,起因是时任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登上“圣殿山”,结果导致巴以大规模暴力流血冲突。目前的巴以局势的确存在很多令人不安的因素。
在第二次“起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阿克萨清真寺、“圣殿山”也成为此次冲突中最显眼的元素。此次袭击犹太教堂的两人据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所在的神圣高地“受到了威胁”。事实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也呼吁巴勒斯坦人为该区域提供保护,并警告称如果此地被犹太人“玷污”,可能会发生“圣战”。因此,不难想象,无论是以色列议员强闯“圣殿山”还是以色列关闭阿克萨清真寺都必定会引发巴勒斯坦的强烈反应。
此外,根据《大西洋》杂志报道,就在犹太教堂遭袭前一天,以色列宣布将加紧拆毁那些被认为参与了恐怖袭击的嫌疑人的住所。该政策曾是第二次“起义”的标志性政策之一,其目的是吓阻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为。自2001年至2005年,超过650个被认为参与恐怖袭击的巴勒斯坦人的住所被查封或拆毁,他们的家人变得无家可归。在今年3名以色列少年被杀害之后,以色列宣布恢复该政策。
面对巴勒斯坦,以色列从来就不甘示弱。根据路透社报道,周二,犹太教堂遭袭;周三,以色列就批准在紧邻耶路撒冷的西岸新建78套住宅。事实上,在过去近一个月以来,以色列已经4次批准新建犹太人定居点。对于本已紧张的巴以局势而言,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嗯,有点悬
国际社会在纷纷谴责犹太教堂袭击事件的同时,无不呼吁巴以双方在国际社会帮助下紧急着手重启对话。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语气最强烈,他表示,这起惨无人道的谋杀“纯粹是煽动的结果”,他还间接地谴责巴勒斯坦领导人数月来煽动“复仇之日”,导致了这起袭击。克里的确很郁闷。自2013年成为美国最高外交官以来,克里花费了大量精力,努力把巴以双方拉到谈判桌前,达成一项长期的和平协议。可惜的是,克里发现自己越来越头疼了:4月,巴以会谈结束;7月和8月,双方进行了一场50天的战争;最近,双方在“圣殿山”上冲突不断。克里纵有满腔热情再次披挂上阵,外界也很难再有带着热度的期盼眼神了。
而且,巴以双方的态度也让人很难乐观。犹太人的鲜血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誓言“重拳出击”并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发表声明,“谴责发生在耶路撒冷犹太教堂针对祷告者的袭击,谴责任何人采取的暴力行为”,不过,在袭击事件发生后,加沙地带及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开展了庆祝活动,其他巴勒斯坦领导人则纷纷称赞。
正如《纽约时报》网站文章所说的那样,如今在耶路撒冷发生的冲突对于所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而言都是悲剧。巴以双方似乎已经陷入仇恨与绝望的恶性循环,局势几乎不存在缓和、稳定的可能性,永久和平更是遥远的、不可实现的幻想了。(张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