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经典引用看习近平治国理政
2014-11-21 10:37:16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民本思想和为民情怀 中国历史政治文化中向来有民本的思想传统,如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北宋张横渠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元素,与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是一致的,我们应当继承、发扬这种传统。习近平同志国学修养深厚,对此自有更深的体会。他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由此也可引申出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体现;尤其是在多次讲话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教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切身体察人民的疾苦,凡事以民生为导向;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强调我们为人民服务应有的精神和态度。通过对这些经典词句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理解,更使我们体会到总书记深植内心的为民情怀。 修身立命和自律意识 中国传统士大夫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以现代视角理解,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事业观,同样是我们提高干部素质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强调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为政的基本条件。具体而言:“为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修身有几方面突出的要求:其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洁身自好、廉洁是对公务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取信于民的前提要件;其二,谨言慎行,严于律己,“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只有谨慎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树立起威信,保证政令的畅通;其三,勤勉尽职,敢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这对一些庸官、懒官无疑是最好的警示。 |
相关阅读:
- [ 11-21]解读习近平贺词背后的大国战略
- [ 11-21]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会谈 将两国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 11-21]习近平即将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
- [ 11-21]习近平出席新西兰总督迈特帕里举行的欢迎仪式
- [ 11-21]习近平发来贺词 网络安全大咖们怎么看?
- [ 11-21]习近平:希望新方保障输华乳制品等质量安全
- [ 11-20]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举行会谈
- [ 11-20]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会谈 将两国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