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京津冀城市缺水状况日趋严峻 发展急功近利酿恶果

2014-11-21 07:22: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用水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大面积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有可能在中国引发一场严重的缺水危机。

京津冀“极度缺水”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而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