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南京叫停召车软件“专车服务” 禁私家车非法营运

2014-11-19 16:13:39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18日)傍晚,南京市客管处公开声明:私家车或其他非租赁车辆从事任何有偿营运都属非法,一旦查获,一律以“黑车”论处;汽车租赁公司不签订租赁合同,即是非法营运。此举意味着,南京明确叫停召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

同一天,滴滴打车软件为出租车司机提高奖励,大部分出租司机一天获奖励50元。不少人纠结了——还要不要继续卸载召车软件,以示对“专车服务”的抗议?

今年10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等召车软件在宁推出“专车服务”。软件提供商宣称“专车服务”由汽车租赁公司提供的优质租车服务。可近一个月来,乘客、出租车司机等多方面都反映,不少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加入“专车服务”行列。

南京市客管处向媒体提供的声明提到,为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严禁私家车或其他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其根据是《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下称《省道条》)。该条例第五十三条明确,从事汽车租赁经营的,应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车辆十辆以上且拥有自主产权,因此,私家车、挂靠车等非汽车租赁企业所属车辆,不得提供有偿汽车租赁经营。一旦发现违法经营行为,将依据《省道条》实施行政处罚。

同时,南京客管处还明确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从事或变相从事非法营运。《省道条》第五十四条规定,汽车租赁企业在办理租赁业务时,应与承租人签订车辆租赁合同,不得向承租人提供驾驶劳务。汽车租赁企业不得为假借汽车租赁名义从事非法营运者提供或变相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对利用其租赁车辆从事非法营运的,按《省道条》,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处罚。租赁公司被许可的业务是“租车”,“专车服务”都是有驾驶司机,这等于宣布汽车租赁公司从事“专车服务”是非法的。

南京客管处表示,我省对汽车租赁行业还未出台管理规范,汽车租赁行业的管理主体尚未明确,一旦省里出台管理规定,即可对非法从事专车服务的租赁公司进行查处。

对召车软件提供商,南京客管处提出,软件信息服务商应对申请信息服务的车辆进行验证,不得为私家车、挂靠车等不具备资格的车辆提供信息服务。一旦发现为不具备资格的车辆提供信息服务等不规范经营行为,管理部门将进行约谈和督促,并及时通报工商、信息产业、公安等相关部门,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

南京市客管处处长邹振介绍,对私家车参加“专车服务”,南京出租车司机反应强烈。他认为,私家车从事有偿营运,提供有偿的“专车服务”,就是非法,属于黑车,执法部门一经查获,将按规定处罚。邹振坦承,私车从事专车服务,和乘客的交易都是通过网上支付,没有现金交易,查处很难,目前还未查处一例。

近日,南京部分出租车司机也联合起来,将配有专车服务的召车软件卸载,以表达对“专车服务”的抗议。出租司机彭海云告诉记者,他在考虑是否卸载软件。去年8月,他安装滴滴打车,感觉特别方便,尤其在高峰时段,车往哪开,心里有数,每月营收增加近千元,他是打车软件的受益者。可现在,打车软件推出“专车服务”,20万元以上的车都可挂靠汽车租赁公司,以“专车服务”名义运营,对正规出租车影响不小。现在,一张出租车营运证值70多万元。照这样下去,出租车市场都不要营运许可了,今后都无所谓黑车。彭海云非常赞同客管部门叫停“专车服务”,虽然这种服务目前还未明显影响到自己的营收。

昨晚8:40,记者体验了一回“专车服务”。在滴滴打车选择专车服务,其中有经济舒适型、商务型和豪华型三种服务档次,记者选择第一种,平常打车在起步价之内,上面显示预计价格是37元。10秒不到,立即有车辆响应。3分钟后,一辆白色起亚智跑就赶来了。这辆车没有出租车的任何标志,外表和私家车无异。车辆几乎全新,行车里程刚到3000公里。司机徐师傅介绍,每天能接十几单生意。他声称,自己是租赁公司雇佣的驾驶员,每月按完成任务拿提成。他也知道社会对“专车服务”有大量反对意见,但既然社会有需求,就不该一棍子打死。

江苏思必达车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波一直关注“专车服务”引发的各方反响。他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府监管和行业服务面临新挑战。政府宣布“专车服务”非法,可社会依然有需求。如何在有效监管和满足社会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对汽车租赁市场实施有效引导,“疏”“堵”结合,这是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记者 颜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