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博览 > 正文

南欧青年的失业之痛:努力化危机为人生机遇

2014-11-19 09:36:5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意大利年轻人“啃老”多 究竟谁之过

“想要改善年轻人的就业情况是不可能的!”34岁的意大利青年劳拉毫不掩饰对政府的不满。劳拉是罗马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即便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看来,中文专业能够让她比其他人多30%的就业机会,但她已经有7年时间没干过稳定的工作了。“我现在依然待在家里,只是偶尔接些翻译的活儿做做。”她说。

35岁的安托内拉法律专业毕业后就获得了律师资格,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几年后,因为看不到职业发展的任何前景,不得不放弃了实习。“我只能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安东内拉告诉记者,虽然她没有放弃寻找工作,但事实上已对此“不抱希望”。

像劳拉和安东内拉这样的“尼特族”(既不学习也不工作的英语首字母缩写)在意大利并非个例。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尼特族”人数在2013年上升至约370万,较2012年增加30余万,占到了35岁以下人口总数的30%左右。

在欧洲多国扭转经济颓势开始增长后,意大利的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2014年,意大利经济增长率预期不断被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估仅为0.3%,而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更是认为,本国经济今年仍可能出现0.1%的萎缩。虽然意大利政府不断表态,把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经济无法重回轨道,就不可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近年来,意大利年轻人失业率不断上升,目前仍在40%以上。

对未来的绝望而产生的抱怨,是记者采访意大利年轻人时听到的最多声音。但在外界看来,经济萧条并非意大利年轻人就业困难的罪魁祸首,多数年轻人更应该反思自身问题。意大利著名记者杰纳罗·圣朱利亚诺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应有的压性和耐挫性,以及最起码的吃苦精神。

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近700万意大利青年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占到了35岁以下未婚人口的61.2%。这么多“大宝贝”无法经济独立、自理,成了意大利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菲亚特集团董事长约翰·埃尔坎在该数据公布后就公开表示,其实在意大利不是没有就业机会,只是年轻人们缺乏拼搏精神,“他们找不到工作只是因为觉得待在家里更舒服”。

一家意大利网站日前对5100名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步入社会的发展毫无头绪,高达80%的受访者甚至认为对个人未来进行规划毫无意义。安莎通讯社对此评论称,“很显然,这些年轻人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对未来发展前景做任何准备。没有打算,又怎能立足社会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