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吉林省政协委员:农村“两后生”易成为失管一代

2014-11-12 06:51:4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的职业是律师,平时接触农村问题青年的案子较多,其中农民老朱家的悲剧深深刺痛了我,也引起了我对农村“两后生”(初中、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问题的关注。

老朱几代单传,为了“延续香火”,在已超生二个女儿二次被罚款的情况下,顶住压力要了个儿子。19年后,儿子已长大成人之时,老朱传宗接代的梦想却彻底破灭。在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的那年冬天,老朱的儿子参与斗殴,混乱中被砍致死。“当时还不如不要这儿子呢,造孽啊!”事后老朱痛心疾首跟我讲述孩子的事情。

接待完这位痛苦的父亲后,一股悲凉和无奈的情绪,促使我开始梳理从业20年来所办理的涉及农村“两后生”的刑事犯罪案件。应当说,每个案件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仍然在不断上演。

法律处罚了违法犯罪的“两后生”,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作为律师,为犯罪的“两后生”辩护和提供法律帮助是我的工作,但作为政协委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就解决“两后生”的问题建言献策。近年来,我走访了基层公安局刑警队,与基层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进行座谈,梳理诸多相关案件,分析被判处刑罚孩子的案情。

这个群体年龄在15至20岁,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较早走上了社会。这些孩子有哪些特点呢?他们生长在农村,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很多孩子家庭经济困难而且家庭管教不力,甚至家庭不和或已破裂。“两后生”群体往往知识贫乏,技能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抵制不良诱惑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这些孩子很容易成为失业、失管的闲散人员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点群体。

“两后生”群体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因,文化水平低、是非辨别力差是主要因素。试想,老朱这代农民渐渐老去后,这些“两后生”成为农村劳动力主体时,他们能够担当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吗?所以,抓好“两后生”的继续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应当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

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工作,搞好源头管理。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和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要与教育部门和各类中学做好对接,在初、高中学生毕业离校前进行分类统计,了解并掌握不打算升学以及成绩不理想未能升学的学生数量、家长和学生对就业与职业技能的需求。这样做好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资料,实行跟踪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两后生”离开学校便失去管理的状况。

其次,做好对“两后生”的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村中广泛宣传网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的途径,消除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为那些有继续学习意愿的“两后生”提供学习途径,为他们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文化基础。同时,把“两后生”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点培训群体,使他们掌握从事现代化农业的知识,掌握就业和创业的技能,从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此外,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基层党团组织可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对“两后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两后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致富观。基层政法机关、法律服务工作者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把对“两后生”的法治教育作为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一代新型农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