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重庆一学校某班设正装日 女生穿黑丝高跟鞋上课

2014-11-06 07:38:11 李琴 刘鹏飞 来源: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穿上正装的女生更优雅成熟了;男生常常被女生夸奖长得帅。

男生穿西装打领带,女生黑色丝袜配高跟鞋,如果你还以为这是写字楼上班族的标配,那你就孤陋寡闻了。巴蜀中学高二(18)班每周三设正装日,男女生这一天都要着正装上课,小小的着装变化引起蝴蝶效应,学生说,上课不打瞌睡了,就连去食堂吃饭也不狼吞虎咽了……

“哇……”昨天7时20分,班主任张波穿黑色正装上讲台。他是正装日的发起人,34岁,在巴蜀中学任教11年,9月刚接手这个新组成的文科班,就发现学生一到下午状态就不好,举止也没有约束,想找到一种方式让学生优雅点。学校一次招聘,面试者对穿着的不了解让张波觉得,“穿正装能感受着装对职业规划的意义。”

“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很支持,只有极个别的家长有些疑问。”9月中旬,张波通过QQ群向家长提出建议,专门举办主题活动,通过演讲的方式告诉他们为何要穿正装,应该穿什么样的正装,最终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同意了该提议。

为何正装日选周三?张波介绍,周三是一周上课最中间的一天,学生最不注意行为举止。

张波说,上周三第一次正装日,班上54个学生都穿正装,“每个学生看起来都很精神。当天课间操,我们很快成为全校围观的对象。”

虽然只是换了一身正装,却有蝴蝶效应。“上课时坐姿比以前更端正,趴着上课的少了很多;以前上课爱耍手机,现在注意力更集中;任课老师也向我反馈,感觉到了学生穿正装后的变化。”张波介绍。

为纪念,张波找来三台摄像机放在教室角落,记录整整一天,“今后会继续跟进,随时翻看这些记录进行总结。”

今年初,巴蜀中学推行校服改革,引进英伦风校服曾占据各大新闻头条,这款校服采用西装样式,女生着雪白衬衫、格子短裙,男生穿笔挺翻领西装、黑色长裤,网友戏称可拍偶像剧。为何不直接用校服代替正装?张波解释说,学校没有必须穿校服上学的规定,校服只有升旗或有重要活动时才穿,正装给学生带来的体验与校服完全不同。

“毕竟是校服,很多同学不愿意跟所有人穿成一样,今后走向社会也要穿正装,在学校可以提前适应这种场合,没什么不好。”学生曹芷铭说。

蝴蝶效应

优雅地努力地走直线

学生任嘉:穿正装这一天,不光是第一节课,一整天都很不会打瞌睡,精气神比平时好得多。以前自己走路很随便,穿正装,走路会更优雅,努力走直线。平时不打招呼的人都会凑过来看一看,这让我感觉挺不错的。

治好驼背不怕议论

学生曹芷铭:我们班每周二下午还有咖啡日,主要学习咖啡知识、品尝咖啡。年级其他班对正装日有许多评论,有褒有贬,我不在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是一种态度,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别人没有这种体验,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我以前有点驼背,家人帮纠正很久都没效果,穿上正装后,不自觉地就会把背打直。

家长孩子一起学打领带

学生龚浩:第一次穿正装,同学都很紧张,互相问皮带怎么扣,衬衣怎么弄,我打领带是上次正装日爸爸教的,现在只会打简单的平结。

龚浩父亲龚继国:龚浩星期一还让我为他买了领带。我也不会打领带,是在网上百度后才勉强教会儿子。

学生张志宇:正装日头天,我和妈妈光是学打领带就花了半个晚上。

提前适应应聘感觉

学生袁渊:第一次穿正装让我很自信,以前从来没有女生说我帅,穿正装后很多女生都夸我,这让我很开心。

袁渊母亲周雪梅:现在娃儿都穿休闲装,今后应聘突然穿正装会觉得很拘束,现在有这个过程,以后可以大方适应。

刷学生卡司机怀疑

学生龚浩:我1.85米,算是班上最高的男生,在校园里走会被误认为老师,现在班上同学也调侃我叫“龚老师”。穿正装坐轻轨,也被其他人误以为是上班族聊天。

走读生石萧:昨天早上穿正装乘公交车上学,刷公交卡时,刷卡器提醒是学生卡,司机和乘客都转头看我,投来怀疑的目光,我好尴尬啊。(重庆晚报记者 李琴 刘鹏飞 实习生 卞梦楚 摄影报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