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部发布数据称,9月份,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和各地报告的现场巡查检查结果,17省(区、市)未发现秸秆焚烧火点,而其他13省(区、市)共监测到火点206个,较2013年同比减少226个,降幅高达52.3%。 卫星定位、定点督查、发现即拘、降幅明显,可雾霾仍然如期而至。“公众的抗霾意识有待提高,而有关部门的监管方式也需更精准。”一位环保人士认为,秸秆是不是主要原因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单单治理、处罚焚烧秸秆现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识别主要污染源,从最容易的地方进行着手监管。 解决秸秆焚烧“一拘了之”?10月17日,吉林省梨树县公安局将焚烧秸秆的农民吕某拘留,这已是该县第二名因此被行政拘留者,更引起广泛争议。 多地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每到收获季节,禁烧秸秆几乎成了“头等大事”,通报着火点、处罚环保官员和基层干部、“围追堵截”农民违规焚烧,几乎是想尽办法。这折射出一些地方在处理这个难题上,已经缺乏引导的耐心。 疑问二 应急措施形式大于内容? 禁烧秸秆、关停并转、限行限号……每到雾霾“常态”,治理方案“一箩筐”,但治理却仍需要“等靠熬”。记者调查发现,即便是防霾的应急措施,各地在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尴尬”,目前的治霾也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更难让公众满意。 环保部近日针对上次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督查结果显示,虽然相关城市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仍然有不少问题:一些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满足应急要求;应急机制不顺畅,个别地方政府在应急工作开展和部门联动上无实质性举措;机动车限行等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应急响应迟缓滞后;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与现实需求脱钩。 这反映出地方政府部门在应急工作上的难作为甚至不作为,而多位环保系统人士也向记者坦言,总体来说,当前的治污、治霾尚处于“有心无力”状态,各地的应对和治理能力与形势要求还不够匹配,导致“只能抓重点,哪个有事抓哪个”。 |
相关阅读:
- [ 10-25]北京今夜雾霾开始消散 南部白天或出现重度霾
- [ 10-24]京津冀局部地区有重度霾 东北地区有雨雪降温过程
- [ 10-24]雾霾渐成常态 治理方案一箩筐结果多是“等靠熬”
- [ 10-24]京津冀遭本月第3次雾霾侵袭 哈尔滨逼近"爆表"
- [ 10-24]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治雾霾,排污信息当公开
- [ 10-23]解放军雾霾天军演 能见度不足200米仍击毁敌机
- [ 10-23]新一轮雾霾再次来袭 京津冀将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