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不夸大世界经济放缓态势很重要
2014-10-17 09:5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问题是,IMF的中期展望已经假定了新兴经济体会出现此等反弹。IMF担心,鉴于“未能采取行动解决结构性约束……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或者这些因素任何几条的组合”,预期中的反弹或许不会发生。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强调了高收入经济体在中期内面临潜在增长率过低和“持续停滞”的风险。前一风险意味着供给增长疲弱。后一风险意味着需求的结构性约束,包括脆弱国家信贷急剧收缩。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反馈关系:需求增长弱会降低信心,压抑创新与投资。当增长预计会放缓时,私人消费和投资就会停滞不前。欧元区即将看到这一螺旋式下降,那里实际需求比危机前峰值低5%,通缩风险很高。通胀率超低会加剧债务负担,通缩就更不用提了。 在美国,资产负债表不再面临极大约束,经济自2009年以来起码实现了小幅增长。如今,美国经济可能要开始加速了。其他推动增长的因素还将包括:廉价的能源、投资增加以及新家庭组建速度的回升——该速度一直处于危机前水平的大约一半。这不太可能导致通胀意外大幅上升,那种情况将迫使美联储(Fed)踩下刹车。由于世界经济疲弱、油价下跌,通胀应该不会成为重大风险。美联储应会缓缓地收紧政策——这不太可能给美国以外的经济体带来麻烦。 唉,欧元区的处境则不同于美国。欧元区信誉最可靠的国家德国,仍依赖于外部需求。该国也大体上反对实施可能刺激需求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德国更反对实施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无论在国内还是欧元区。德国希望,“结构性改革”的魔力将唤醒动物精神——尽管过去10年里,其结构性改革在国内没能唤醒此种动物精神。 由于柏林方面的坚持,欧元区已变成了以“竞争力”之名争夺本来很疲弱的需求的战场。德国不能突破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观念框架,采纳一种适用于一个大陆经济体的思维模式,这是很可悲的。 |
相关阅读:
- [ 10-16]世界有理由对人民币有信心
- [ 10-11]财政部副部长:中国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 [ 09-24]国家统计局长:65年中国创造世界经济史上“奇迹”
- [ 09-15]人民日报驳斥中国搭便车论: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
- [ 09-10]世界经济论坛主席:中国将继续推动共同的全球未来
- [ 09-03]台当局"国发会":台湾世界经济竞争力退步2名
- [ 08-22]世界经济又遇“逆风期” 下半年的走势不容乐观
- [ 07-25]向世界展示大国外交的风采
- [ 07-18]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